便便不畅,中医教你巧解忧!
摘要:便秘是由于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粪便干燥坚硬,滞留肠腔,不易排出体外。其特征是排便次数减少,或是由于粪质干燥、坚硬难以排出,腹内有不适感。
小编导读
在
便秘的世界里,每一个进入它世界的人,都是受害者,即或如此,每天仍然有很多人相继进入这个世界,煎熬着、痛苦着,不知所措!很多人都在想,如何解除便秘的困扰呢?小编偷偷告诉您,其实传统的
中医刮痧疗法对便秘也是有效果的,但要如何操作呢?请看正文!
便秘是由于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粪便干燥坚硬,滞留肠腔,不易排出体外。其特征是排便次数减少,或是由于粪质干燥、坚硬难以排出,腹内有不适感。导致便秘的原因是不规则的排便习惯、久坐少动、食物过于精细、缺少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等。便秘常影响食欲、睡眠,也可并发
痔疮、
肛裂等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肠胃积热、气机郁滞或气血亏虚、阴寒凝滞所致。
常用治疗措施如下。
取穴:大肠俞、小肠俞、次髎、天枢、腹结、气海、关元、支沟、足三里、公孙。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凡士林油。
刮拭顺序:先刮后背部大肠俞、小肠俞、臀部次髎;然后点揉或刮腹部天枢、腹结、气海、关元;再刮上肢部支沟、下肢部足三里;最后点揉足部公孙。
操作:在大肠俞穴、小肠俞穴、次髎穴、支沟穴、足三里穴处均匀涂抹凡士林油,大肠俞穴、小肠俞穴采用平刮法,支沟穴、足三里穴采用斜刮法,以上各穴均以局部刮出痧为度;天枢穴、腹结穴、气海穴、关元穴、公孙穴均采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手法:实证采用泻法,虚证采用补法。
注意事项:本法适用于单纯性便秘受术者,不适宜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