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一种很常见的补气中药,有人甚至将黄芪称为中草药中的十大养生上品!黄芪除了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之外,还有很好的食疗功效,成为现代人常用的养生食材之一。
中医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能够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引起的久泻脱肛、便血崩漏,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表虚自汗,血虚萎黄,内热消渴。而现代药理学研究则发现,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利尿、保肝、抗衰老的作用等等。
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可见黄芪有较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养生应该怎么做,跟小编一起看看下文就知道了。
1.黄芪枸杞茶
【做法】1~3片黄芪,枸杞5g。加200ml左右热水冲泡,盖上盖子1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延年益寿。
2.黄芪蒸鸡
【做法】黄芪30g,老母鸡一只、生姜数片、料酒、食盐各适量。
将老母鸡宰杀洗净。然后将食盐和料酒涂满整只鸡,再将姜和黄芪放在鸡腹中,放在足够大的盆里,放在锅上用大货蒸30分钟即可。
【功效】补血补气,适合气血亏虚的,脾胃虚弱的人群。
3.参芪大枣粥
【做法】黄芪15g,党参10g,大枣30g,粳米100g。
先将黄芪和党参加水煎煮,只取药汁,与后两种食材一起煮粥食用。
【功效】党参也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与黄芪共用,其功效更强。常感体虚乏力,自汗、胃口差、容易感冒的人可以常食用这一道粥。
4.当归黄芪煮鸡蛋
【做法】当归5g、黄芪25g、红枣5颗、鸡蛋2颗、红糖适量。
当归、黄芪洗净,红枣用温水浸泡后对半掰开,将这三样东西一同放入锅中,加入2碗水,煮沸后转小火再煮几分钟。煎蛋煮熟后剥壳再放入锅中一起煮,最后煮剩一碗水时加红糖,待糖溶化后即可。
月经前可以一周服用三次,月经来时停服。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健客价: ¥78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健客价: ¥18.5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健客价: ¥39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68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健客价: ¥38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健客价: ¥22补气固表。用于气短心悸,自汗。
健客价: ¥38补气固表。用于气短心悸、自汗。
健客价: ¥48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健客价: ¥22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用于中气不足,心跳气短,恶寒腹痛,身体虚弱。
健客价: ¥48高血糖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越盛则阴愈虚。高血糖进一步发展易引起下肢动脉硬化,此时尚是糖尿病足早期,在服用降血糖药物的同时,配合足浴外用有一定的效果。本方桂枝、丹参活血通经,忍冬藤清热解毒,黄芪利尿托毒,乳香、没药活血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丹参、乳香、没药等均具有改善周围血液循环、抗炎、镇痛等作用,忍冬藤具有抗菌消炎
健客价: ¥240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