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
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天15时31分,我们迎来了今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即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时节,我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不过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故此时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期和人们易于犯感冒的时期,正如左河水所云:“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我们智慧的古人,早在数千年前就准确扼要的总结出了夏季的养生要点。《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宝宝养生保健也要顺应天时做出调整。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对应人体的“心”。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这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首要原则。
养护脾胃,远离寒凉
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所以孩子夏季的养生原则第一就是“养阳”,夏季就要热一些,贪凉饮冷反而伤害了孩子的“阳气”,对孩子的成长、健康非常不利。
家长们要把握住孩子的饮食,清淡素食为主,避免孩子进食较多的肉类、奶制品、煎炸食物等,助生孩子的“内热”。积极的给孩子做好推拿保健,应对节气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立夏时节,饮食上要遵循“养阳、养心”的大方向,夏季五行属火,心火旺,味属苦。从五行的生克关系上看,火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味,所以立夏节气时的饮食除了“养阳、养心”还要“增辛减苦”养肺。并且饮食上必须顾护“脾胃”这个后天之本,这是一年四季永恒的饮食原则。
夏季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不吃、少吃,吃多了化火生痰,伤脾害胃对健康损害更大。
适当选择当季的蔬菜,比如笋、蚕豆、豌豆等,还有一些辛味食物,比如姜、香菜、胡椒、茴香等。
夏季瓜果多寒凉,宝宝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天热了孩子可能总想吃凉快的东西,但虚寒体质或体内湿重的孩子要少吃或不吃水果。夏季养生原则是养阳,凉快、清火的食物吃多了,也会损害脾胃,尤其是伤脾阳导致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
进入夏季,孩子活动量会明显增加,出汗增多,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而虚于体内,所以孩子在运动出汗多的时候,要注意补充津液,但不要给孩子买饮料喝,可以喝水或喝一些米汤、山药红枣汤之类的饮品,预防孩子“过汗”耗气伤津。
起居有节,静心养神
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是这个节气比较尴尬,早晚时分有春天的料峭寒意,午间又有夏季的炎热。日夜温差仍较大,穿衣上要注意给孩子适时增减衣物。
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但这个晚睡一会儿,也不能晚过九点。早起,只要太阳升起来了便可以起床,懒床的话妨碍孩子阳气的振奋。午间11至13点子时,心当令,此时小睡可以养心宁神。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用于小儿食滞内热引起咳嗽身烧,呕吐痰涎,烦躁起急,睡卧不安,惊风抽搐,神志昏迷,大便燥结。
健客价: ¥15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健客价: ¥55本品是由新疆天山高原上的神奇植物-“紫草”提取物科学配伍而成。针对因儿童湿疹、尿布疹、奶疹、蚊虫叮咬及痱子引起皮肤不适的止痒与护理,以达到宝宝皮肤的清洁与修饰。
健客价: ¥10补充儿童生长所需营养。
健客价: ¥89补充宝宝所需要的维生素A和D。
健客价: ¥89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神苗):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小儿止咳糖浆: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健客价: ¥62.5补充多种维生素。
健客价: ¥125用于轻度小面积烧伤、烫伤、外伤感染,也可用于湿疹、痤疮、足癣等。
健客价: ¥10增强免疫力、抗氧化。
健客价: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