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力十分重要,要练上身也十分不易。
那么,骨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愚下以为,所谓骨力,就是发自脚下的劲力,全由骨骼传到手(或者肘、肩等)而把劲力传入对方身体的部位。
流传至今的拳论只说“力发于足”,最后“形于手指”,中间只说力“行”于某部位,没说是怎么“行”的。但是,力是怎么“行”的,也就是怎么传导的,其中学问大了。传导的介质(就是起传导作用的东西)不同,劲力的性质也不同,对方能够轻易感觉得出来。另外,任何传导介质都会产生损耗,传导介质不同也会造成传导的损耗大小不同,损耗大了,使到对方身上的力就小,损耗小,使到对方身上的力就大。
各位都知道鞭子劲。有一回愚下在同门的聚会上说鞭子劲不是太极劲,虽然没人说话反对,但看得出来有的人存着疑。鞭子劲是甩着打,发得好的可以节节加速,让鞭梢达到很高的速度。愚下打过排球、羽毛球,扣杀的时候都是鞭子劲。但是分析起来,鞭子劲有两个弱点,一是鞭梢的分量(力学上叫质量)往往不大,打击的力度有限,为了弥补这个弱点,这路兵器有的把末梢制造得很锋利(比如九节鞭和绳镖),有的故意加重末梢的分量(如流星锤);二就是甩着打传力都不好。拿九节鞭来说,两节之间靠铁环连着,是活的,使的时候只能保证节节不脱开,却没法把劲力靠接触紧密传导过去,这个弱点就不好弥补了。
显然,咱们使骨力不能像使鞭子,甩着打。那应该怎么使呢?要像使金刚杵一样,顶着打。要不,怎么有位老外形容洪均生先生的劲像“一根粗大的铁棍,上面还涂着油”哪!
劲力的传导距离很长,不是一根骨头就能传到位的,这就要求相邻的每两根骨头在关节处的结合要实(尽管骨头之间有软骨垫着),也就是结合面要合理,把九节鞭改成金刚杵。
说说不难,做起来可不易。您想,要让足骨、胫骨、股骨、骨盆、骶骨、腰椎、胸椎、锁骨、肱骨、尺骨、挠骨、腕骨、掌骨、指骨等要组成一个尽量符合发力线的结构,同时各相邻骨头(在各相应关节)都结合得紧密结实,能容易吗!不过,这才叫节节贯穿。
这里头,肌肉的作用主要是发力那一下,还有把身体结构调整好并且保持结构住,再有当然就是使全身有关的关节之间贴合结实,当然还有把传力的末端放在对方身体适当的部位以及自身别的部位的必要的技术动作。
最后,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使骨力的。骨力讲究沾衣发力,这倒不是实用拳法的骨力法一家独有的。沾衣发力之时,脚一蹬地,瞬间拧胯,节节贯穿,手只往前走一点儿。常说的“只走一厘米”,想来指的就是这事。
使骨力的时候,身体的发力结构得正确,节节贯穿和结构正确这两条得同时满足,这是使骨力效果理想的前提。如果在同伴身上试骨力,千万不要用大力。这不是言过其实,人体内部的抗击打能力有高低,试骨力的时候一旦高估了,就会受内伤。
仅供各位同好参酌,有兴趣的同好可以一试。
强筋骨,祛风湿,活血化瘀,通络定痛。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及骨质疏松。
健客价: ¥40强筋骨、祛风湿、活血化淤、通络定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腿酸痛、肢体麻木、骨质疏松等症。
健客价: ¥49本品具有很好的祛痘的功效,对于消除青春痘、粉刺十分有效。经过国家卫生部门检测分析,本品对皮肤无副作用。
健客价: ¥18适用于因毛细血管损伤及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如鼻衄、视网膜出血、咯血、胃肠出血、血尿、痔疮及子宫出血等。也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止血效果不十分理想。
健客价: ¥12适用于因毛细血管损伤及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如鼻衄、视网膜出血、咯血、胃肠出血、血尿、痔疮及子宫出血等。也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止血效果不十分理想。
健客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