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刮痧
面部刮痧一是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延缓皮肤的老化问题,如减少黑眼圈、皱纹、暗疮、色斑等众多面部皮肤问题。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在脸部的穴位有很多,其通达内脏四肢,经常为面部刮痧,按摩面部穴位,则可调养内脏,身体的脏器好了,脸上的皮肤、起色自然就好了。
操作方法
1)准备妥当之后,先刮拭前额。从额中开始到太阳穴结束
2)之后是眼眶周围,手法一定要轻,上眼眶是由里向外,刮痧板先直立,后顺势平拉,下眼眶同样操作;
3)刮拭面颊,此为砭石面部刮痧的重点,操作时可加重力度,但不能过多的拉动皮肤,顺序为从鼻子侧部至面颊外侧刮拭,直太阳穴;
4)口周围,用刮痧板由里向外轻轻刮拭,从上唇中到嘴角二侧、下唇到嘴角二侧;
5)鼻口,由上到下,从印堂到鼻尖;
6)下颌,采用砭石刮痧板的角,分上下分上下刮试面颊到耳前。
7)颈部路线:由神经沿着淋巴走向,从耳后至锁骨轻刮,向下排颈部淋巴液。
颈肩部刮痧
肩颈部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一个桥梁,肩颈部承担着人体头部血管、神经、经络与全身的沟通,因此可以说肩颈部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体全身的健康。通过刮痧疏通肩颈部的经络,不仅可以治疗肩井的疾患,对于人体面部的疾病也有很大的改善。
操作方法
1)先从颈部正中刮痧开始,从颈部上的风府穴向下刮至大椎下的陶道穴;从哑门两侧的天柱向下刮至风门穴。刮痧板应从轻手法逐渐加力到中度手法。整个刮痧过程中刮痧板都要有一种渗透到皮肤内部的力,每一条刮痧带刮拭15-30次。
2)之后,再从双侧的风池穴刮至肩井穴,风池穴和肩井穴采用点压、按揉法。颈部一律采用轻手法刮痧,刮15-30次。
中医认为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刺激背部脏腑俞穴,对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不但是人的支柱,内在的脊髓神经还是人体大脑与四肢末端及内脏联系的桥梁,人体各个部位的神经支配几乎都是从脊柱两侧分布出来的。
根据神经分布和经络腧穴的特点,通过出痧的形式,达到疏通经络、驱邪散热、提高人体抵抗力的功能。不仅可以祛风泄热,还可以起到调理全身整体功能的作用。
操作方法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健客价: ¥15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健客价: ¥13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健客价: ¥15舒气、化瘀、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气痛,食积疼。
健客价: ¥8补肾活血,强筋止痛。用于肾阳不足、瘀血阻络所致的腰痛及腰肌劳损。
健客价: ¥9.5温中止痛,解毒辟秽,和胃止泻。用于胃痛,腹痛,恶心腹胀,呕吐泄泻,急性胃肠炎,胃痉挛。
健客价: ¥9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健客价: ¥15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健客价: ¥12.5柔肝缓急、疏肝行气、理脾运湿。用于肝气犯脾所致的腹痛、腹泻、腹胀、腹部不适等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等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68用于风寒引起的各部位疼痛症:如风湿痛、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及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骨伤、扭挫伤、痛经等风寒引起的疼痛。
健客价: ¥22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用于颈椎、腰椎、四肢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酸胀、麻木、疼痛等。
健客价: ¥20.5祛风湿、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痛,神经痛,扭伤及肌肉酸痛。
健客价: ¥5行滞散瘀,消肿定痛。用于跌打损伤,挫闪扭伤,风寒湿痹及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
健客价: ¥8.8通经活络,活血止痛。用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等。
健客价: ¥5.2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提神醒脑。用于风寒湿引起的筋骨关节痹痛和软组织、肌肉损伤,以及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跌打损伤、慢性劳损、四肢关节酸痛、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疼痛。
健客价: ¥128行滞散瘀,消肿定痛。用于跌打损伤,挫闪扭伤,风寒湿痹及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
健客价: ¥11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手足麻木。
健客价: ¥39祛风湿、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痛,神经痛,扭伤及肌肉酸痛。
健客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