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气功太极 > 发劲论

发劲论

2017-04-26 来源:北京大运河太极拳友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长劲虽然急速猛烈,但其属“三阴七阳尤觉硬”和“四阴六阳类好手”的过度阶段,虽发击勇猛逼人,但却不可取。这也是由中级向高级阶段过度的必经之路。

  发劲和抖劲的关系是一个概念中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关系。发劲包括长劲和短劲,抖劲只是短劲,又称寸劲。他们都是在周身松沉蓄劲后产生的暴发劲。发劲、弹抖劲均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四梢。

  发劲是经过长期练拳和推手实践练出来的一种灵活集中、运用自如的弹性劲。要练出这样的弹性劲,不仅要注意到周身肌肉松弛与收缩的锻炼,而且更要重视感觉灵敏和反应速度训练,同时十分强调运用正确的技术,合理发挥肌肉的力量。所谓“用意不用力”,这里是指不用紧张的僵力、笨力和呆力。在练习推手时,必须明辩内力和外力的作用,揣摸和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的外力,主要是重力。重力是地心引力,人的体重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使身体受到的力。此外,还有支撑力及反作用力、摩擦力、惯性力、螺旋力、直力、横力等。推手时对方所进之力属外力,如果自己的引化劲达不到随心所欲的程度,那么你就无法走化、利用、分解和消化外力。此时彼此双方的外力都互相影响着各自的内劲,并在内力合劲相争的情况下,胜负取决于各自内劲大小、灵敏度以及发挥的好坏。否则,即使取胜,把对方击倒,也相当勉强,只是拖泥带水而已,难以达到斩钉截铁的刚、猛、冷、脆,一哼一哈,内劲抖发而胜负立判。这与平时培养先天元气,周身气劲浩然流行是有密切关系的。只有平时多下功夫,内劲充实,在发劲时双足抓地,借用大地的反弹力,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合为一家,劲专注一方,与人交手时弹抖发劲才能如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决无拖泥带水现象。

  化、蓄是发劲的前提,所谓化蓄是欲击人之意,击人不化而发劲生硬,化而不蓄则发劲无力,故三者紧密关联,缺一不可。化与蓄是相辅相成的,化中含蓄,蓄中有发,方可化蓄发一条龙。但发劲一定练得非常熟练、灵活、协调,经常在周身放长的情况下,练习长劲和弹抖劲的短劲。如:在打上挑肘时,身体要形成上下对拉之势,前面以肚脐,背以命门为界限,在发肘的一侧,肚脐命门以下气向下行,肚脐命门以上气则上行,另一侧气向下行,为发击一侧发挥好辅助作用。只有这样,发劲时才能保持下盘稳固和发击力点清晰、准确,发劲才能迅猛疾速。只有把握好发劲的关键,才能在一吸一呼、一开一合的瞬间,达到向预期目标发劲之目的。

  长劲虽然急速猛烈,但其属“三阴七阳尤觉硬”和“四阴六阳类好手”的过度阶段,虽发击勇猛逼人,但却不可取。这也是由中级向高级阶段过度的必经之路。所以说没有远打一丈,就没有近打一寸。这样远打一丈,让人观之也可算得高艺,但发击时生猛激烈,是以迅猛疾速取人,并非十分干净利落,故曰此功夫只是向高级阶段弹抖寸劲的过渡。在以上水准的基础上,再刻苦研练,就可迈入高层次境界。那时发击全在用心意巧发,心意一动,自然弹抖,周身协调一致,上下形成一个合劲,处处皆是自然反应。如果发击对方,只要弹抖一震,就能以迅雷不及掩儿之势,使对方腾跳躲避不及,飞掷而出,此则为玄妙的上乘功夫。初学者可根据发劲的要点及要求,由大圈而中圈,由中圈而小圈,在由小圈到圆点,由慢而快,由快而速,由速到疾,直至自然反射弹抖。循序研练,探讨攀登,逐步登堂入室,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进入化境。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