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儿科 > 擤鼻涕方法不对,会擤出中耳炎甚至耳聋!

擤鼻涕方法不对,会擤出中耳炎甚至耳聋!

2017-04-25 来源:儿童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患腭裂的孩子腭部异常裂开,使连接鼻咽和中耳鼓室的咽鼓管开放障碍,中耳鼓室持续负压,渗液积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高发病。

  原来,中耳和鼻咽部之间有一条通道叫做咽鼓管。平时,咽鼓管闭合成缝隙状,只有当人张口、吞咽、打呵欠、打喷嚏等时,咽鼓管才会打开,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中耳内,以维持中耳内外压力的平衡。

  然而,一旦感冒、流鼻涕,鼻咽部黏膜很容易充血、水肿,肿大的鼻咽部压迫邻近的咽鼓管,造成咽鼓管堵塞,无法打开,外界的空气不能及时补充进中耳内。随着中耳内的空气逐渐被黏膜吸收,中耳外的压力会大大超过中耳内的压力,进而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淤血,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错误的擤鼻涕方法也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诱因。孩子感冒流鼻涕时,家长们往往喜欢用手指捏住孩子两侧的鼻翼,让孩子用力将鼻涕擤出,家长不知道的是,这样的错误方法非常危险!这样做可能迫使含有大量病毒、细菌的鼻涕向后流,甚至流进中耳内引发中耳炎。

  超简单!正确方法看这里!

  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样方法再擤另一侧。如果是婴儿,用手帕擦拭即可。

  中耳内的分泌物越积越多,可能导致鼓室硬化、粘连等,甚至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分泌性中耳炎已成为城市儿童听力下降、致聋的主要原因。所以,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一定要警惕!

  婴幼儿:对周围声音反应差,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反复抓耳,易激惹。

  学龄前儿童: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

  学龄儿童:上课时听不清讲课内容,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等。

  警惕!这些疾病也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鼻炎、鼻窦炎的孩子,下鼻甲肥大阻塞咽鼓管;反复睡眠打鼾的孩子,肥大的腺样体也会阻塞咽鼓管;

  过敏性体质患儿因为变态反应,咽鼓管粘膜水肿,阻塞咽鼓管;

  患腭裂的孩子腭部异常裂开,使连接鼻咽和中耳鼓室的咽鼓管开放障碍,中耳鼓室持续负压,渗液积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高发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