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气功太极 > 寒食行、寒食立、寒食归

寒食行、寒食立、寒食归

2017-04-12 来源:太极文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寒食祭祀,回到祖先墓前,祭祀自己的祖先,感受自己的血缘,以此知道红尘中漂泊的自己,其实有一个故乡,有一个来处。

  寒食行

  寒食节,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扫墓,祭奠先人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古时候,“行人欲断魂”的日子是寒食而非清明。

  乡村的老人们都知道一句俗语:“一百零五,上坟添土。”这里的“一百零五”,就是指自冬至日数起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的前一天去扫墓,这一天也叫“小寒食”。而清明这天叫“清明日”或“大寒食”。

  苏东坡在《寒食帖》里也有“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的句子。乌鸦与纸钱的意象,也说明古时民间的习俗上,寒食节是扫墓的日子。

  寒食与清明前后相继,但是主题并不相同。

  寒食侧重的是祭奠先人,怀悼旧亡。而清明却是清身明心,求新护生。

  唐代曾经以政令的形式,将扫墓固定在寒食节,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寒食渐渐与清明合二为一,清明把寒食扫墓祭祀的习俗收归名下。寒食节也就渐渐不为人知。

  寒食立

  唐朝诗人有言:“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以写当时寒食节禁火之严。相传寒食节天下禁火,冷食三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在流亡期间,介子推不离左右,忠心耿耿。重耳(晋文公)执政后,大赏群臣,介子推却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山林。

  他认为自己只是尽到了臣子的本分,对于封赏坚辞不受。晋文公却不答应,放火烧山,想要逼出他。结果介子推宁死不出,被活活烧死。

  晋文公为了纪念他,订立寒食节。在这熙熙攘攘的红尘中,用没有烟火气的寒食来纪念介子推,以让后人知晓只为大义,不为名利的品格。

  立人先立德。只有把品德立起来,才能明白大义,不恋名利,踏踏实实地,成为一个立得住的人。这是祭奠之外,寒食的另一层含义。

  寒食归

  寒食节还有一个来历,古时候人们钻木取火,生火困难,需要保留火种。

  但是清明时节,空气干燥,保留的火种极容易引发火灾。于是人们在这天把上一年的火种全部熄灭,过几天再钻燧出新火。在无火的日子里,人们只能吃冷食。

  唐代诗人韦庄有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描述了寒食禁火,清明取火的现象。

  人们习惯以此作为新生活的开始。灭火的这段时间里,更像是一场仪式,它意味着过去一年生活的结束与总结,在外的游子也一般在这一天回家祭祖归宗。

  仿佛一切都是回到原点。

  寒食禁火,是回到人类没有火的时刻,人们在寒食里,明白了火的意义,以此懂得了感恩与珍惜。

  寒食祭祀,回到祖先墓前,祭祀自己的祖先,感受自己的血缘,以此知道红尘中漂泊的自己,其实有一个故乡,有一个来处。

  而这一切的回归,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就如同前面所说的,寒食侧重的是怀悼旧亡,而清明却是求新护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