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推拿按摩 > 手少阳三焦经之颅息 | 穴位常识

手少阳三焦经之颅息 | 穴位常识

2017-03-24 来源:罗大伦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颅息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

  本经腧穴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颅息

  出《针灸甲乙经》。在头部,于耳后发际,瘈脉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

  穴名释义

  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颅息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

  主治

  清热降浊。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

  取穴方法

  正坐或侧伏,于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

  穴位配伍

  配太冲治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

  配天冲、脑空、风池、太阳治偏头痛、头风病。

  日常保健

  【针刺方法】颅息穴平刺0.2-0.5寸。

  【艾灸方法】颅息穴,艾条灸5-10分钟,颅息穴艾炷灸3-5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