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珠黄青吹口散
适应证:烂喉痧、喉癣、喉蛾、喉痛、喉风、喉痹等病证。
方药组成:薄荷3g、石膏3g、水飞人中白3g、西瓜霜3g、老月石3g、天竺黄3g、川黄连0.21g、生甘草0.21g、飞青黛0.21g、珍珠粉0.9g、犀黄0.6g、大梅片0.21g。
制法:共研及细末,过筛。
用法:吹咽喉部,每日2~3次。
方解:本方用犀黄、珠粉、西瓜霜、人中白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均为利咽要药,配用石膏、青黛、川黄连、生草清热泻火,故本品清热解毒作用较为显着。更有薄荷辛凉利咽,天竺黄、硼砂清热豁痰,故对热毒壅盛,痰涎结滞,咽喉重症有清热解毒涤痰、利咽的功效。
二、
解毒中白散
功能:清热解毒、祛痰、收敛。
适应证:烂喉痧、烂乳蛾、喉疳、疼痛等病症。
方药组成:煅人中白3g、飞青黛3g、蜂儿茶6g、雄黄0.6g、马勃粉0.6g、煅轻元灰0.9g、月石3g、冰片0.9g。
制法:除冰片外,先将蜂儿茶置于石灰甏中化解;再与各药共研极细过筛,然后和入冰片研匀。
用法:用药粉少许吹入患处,每日2~3次。
方解:本方用煅人中白、马勃清热解毒利咽,佐以青黛清热泻火,雄黄解毒,月石祛腐,蜂儿茶、轻元灰消炎收敛,冰片引诸药直达病所,以加强局部消肿防腐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祛腐收敛之效。
说明:凡烂喉重症,加牛黄0.3g,珍珠粉0.3g,咽喉不烂肿者加芒硝3g以消肿,并能祛除痰涎。煅轻元灰,即灯心草煅炭存性。
制法:用灯心草浸在清水中片刻取出,再置入淡竹管内,两头封固,外涂湿泥土约3~4分厚,放在炭火炉上,烧至泥土发红,即取下退火,去掉泥竹即得。
三、
八宝珠黄散
功能:清热解毒、收敛。
适应证:咽喉糜烂、口舌生疮、经久不愈者。
方药组成:濂珠1.5g、川贝6g、煅龙骨1.5g、西血珀3g、广犀黄2.4g、飞朱砂3g、煅人中白4.5g、煅石膏6g、大梅片2.4g。
制法:除犀黄、梅片外,先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再加入犀黄、梅片研匀。
用法:将药粉少许吹入患处,每日二、三次。
方解:方中用濂珠(如珍珠)、犀黄、煅人中白清热解毒利咽,川贝、朱砂解毒脱腐,配以煅石膏、血珀(即琥珀)、煅龙骨收敛生肌防腐,佐以梅片清热引药渗透,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收敛防腐之功。
四、
喉科牛黄散
功能:清热解毒,祛腐。
适应证:乳蛾,喉核红肿或白腐,喉痧、白喉等病证。
方药组成:牛黄1.8g、细川黄连4.8g、生黄柏4.8g、薄荷叶4.8g、飞雄黄1.5g、西瓜霜1.5g、硼砂1.5g、大梅片1.5g。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至无声为度,过筛。
用法:吹入患处,每日2~3次。
方解:本方以牛黄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川黄连、川柏、雄黄则清热解毒之功更为增强;又用薄荷、西瓜霜利咽消肿,硼砂祛腐,所以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病症。
五、
银硼漱口液
功能:清热解毒,祛痰消肿防腐。
适应证:一切咽喉红肿碎痛,亦可防治白喉或白喉带菌者。
方药组成:金银花12g、生甘草4.5g、土牛膝根30g、苏薄荷4.5g、硼砂6g。
用法:上药加水600ml,俟药液冷透漱口,一日3~4次。若作防治白喉者,则应连续漱口6天为一疗程。
方解:本方用金银花、硼砂为主药,正说明它的作用有二:在清热解毒方面,以金银花为主,又配合用生甘草、土牛膝清热解毒利咽,佐以薄荷更加强了它的利咽功能。而在祛痰及防腐方面用硼砂以达到其效能。由于其中土牛膝是防治白喉要药,所以对咽喉病症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六、
喉症漱口煎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适应证:一切咽喉肿胀疼痛,牙关拘紧,汤水难下等症。
方药组成:薄荷叶4.5g、山豆根15g、咸秋石3g、金银花12g、生蒲黄12g、甘中黄12g、荆芥6g、生石膏60g、白菊花12g、土牛膝根30g。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痛煎,去渣取汁,待冷后漱口,日3~4次。
方解:本方是银硼漱口液加减而成。方中用菊花、石膏、秋石等清热解毒,生蒲黄、山豆根利咽消肿等品;同时又减去了硼砂,此方还可兼作内服,更能增强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
舒肝养血,化瘀理气。适用于急、慢性无黄疸型肝炎及肝炎综合症。
健客价: ¥20温肾益精。用于久病肾虚,腰膝酸软,遗精阳痿。
健客价: ¥298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健客价: ¥23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健客价: ¥35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萎缩性胃炎,浅表胃炎及其他性胃炎,胃窦炎及伤食湿重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
健客价: ¥20采森牌采森中老年型钙片:补充钙、维生素D。 川贝雪梨膏(老中医):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斧标驱风油:祛风止痛,芳香通窍。用于伤风喷嚏,鼻塞头痛,舟车晕浪,跌打扭伤,肌肉酸痛,蚊虫叮咬。
健客价: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