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闷热难当。渴甚,于是从冰箱内拿出一听王老吉。只见大红色的外壳上写着黑字说明:凉茶始祖王老吉,创于清朝道光年,已逾百年历史。其配料是:水、白砂糖、仙草、鸡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
该饮料并没有标明有什么功效或作用,只是说“冷热皆宜”。喝在口内,略有些甜,但无什么苦味——虽然其配料中有几味中药,但可能是因其含量不多吧。
由于每天的电视里都能见到王老吉凉茶的广告:数桌人围坐在一起聚餐,满口被辣得直喘气,然后人人都高举起王老吉凉茶一饮而尽。这显然是起一个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其广告词就是“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样,王老吉的知名度当然是相当的高,买它的人不少。
于是,我想到了另一个人——中医医圣张仲景,他老人家的知名度可远远不及王老吉。全国的老百姓中,尤其是青少年及学生,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一千多年前的老前辈,这个医中之圣,知道他对中医辨证论治做出的巨大贡献呢?虽然清代的陈修园先生在其所著《医学三字经》里曾经介绍过他,说:“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垂方法,立津梁-。”但是,这个《医学三字经》在全中国人的心中有多大一丝影响,有多少人能读到或学习它呢?它能像王老吉的广告那样使得家喻户晓吗?
有谁会为张仲景其人其书打一个轰轰烈烈的广告,让许许多多的人了解张仲景,了解中医,从而了解我们悠久而又优秀的中医药历史与文化呢?呜呼!一个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做出了伟大贡献的张仲景,一部其配方深含妙理与奥义的《伤寒杂病论》,其知名度却远远不如一个王老吉,这就是现实,是不能不令人由此而感叹唏嘘的。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降压。用于高血压。
健客价: ¥30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健客价: ¥16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客价: ¥13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健客价: ¥12.8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15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健客价: ¥18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健客价: ¥22散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闭阻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疼痛、沉重、屈伸不利、手足麻木、腰腿疼痛。
健客价: ¥17.5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健客价: ¥28.5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健客价: ¥28健脾和胃,消积增食。用于小儿乳食内滞所致厌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大便失调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8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健客价: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