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月经是女性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倒也生动形象。若是“大姨妈”每个月都能准时报到,且月经量刚刚好,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有时“姨妈君”来势汹汹,又或者是淋漓日久,都让美丽的她们格外地抓狂!面对崩漏,妇科圣手杨宗孟认为清补化瘀皆治崩,具体是怎么个情况?且看正文!
杨宗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6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诊经验。治疗崩漏,是杨老的专长之一。不论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中药人工周期调理,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弟子陈丽文教授将杨老治疗崩漏的经验总结为“十法调治”;凌霞教授将杨老治崩经验中药调理总结为“补虚清热祛瘀、止血调经”“血止之后,调周为重”两个部分,都充分反映了杨老的治崩经验。
但杨老用一句“清补化瘀皆治崩”概括全面。在临证时杨老喜用清肝补肾、益气升阳及活血化瘀等法治疗崩漏,每获良效。
1
清肝必补肾,水足火易清
清肝补肾法主要用于肝郁肾虚型崩漏。此类崩漏多先有将息失宜,起居失节,或情志不遂,抑郁不伸,引动包络阳气内动,耗损心营肾水,以致心肾阴虚,不能镇守包络命门之火,导致肝郁肾虚。肝郁化热,疏泄于下,肾阴不足,封藏失职,热迫血海,损伤冲任,而为崩漏。治当清肝补肾,滋水涵木,方用调经汤(杨老创立)。调经汤乃从二至丸、固经丸、惜红煎、四生丸等方化裁而来。方中重用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山药、侧柏叶等滋肾养阴,封藏肾精;白芍、乌梅等酸敛肝阴;黄芩、地榆炭等苦寒清泄肝火。针对肝郁疏泄于下,少佐以荆芥穗炭或桑叶等以生发肝阳,发散郁火。
方中虽不止血而血自止。火清水足则肝自疏、病自瘥。
杨老曾治疗一王姓女患者,34岁,因分娩后将息失宜,情志抑郁致月经不调,经来超前,约18~20天一行,经来第1~2天量多,之后量少淋沥,持续10天或半月始净,血色红有块,块色紫黑,伴少腹胀痛,头晕目眩,纳少,夜寐欠佳,形体较瘦,两颧潮红,唇红如朱,舌质红,苔薄黄,舌尖及根部无苔,脉中沉取弦细而数。证属心营肾水不足,木郁不达,郁而化热,疏泄于下,致月经超前,经来淋沥不尽,投以调经汤加味。女贞子50g,旱莲草25g,生地黄25g,山药25g,侧柏叶20g,白芍25g,乌梅15g,黄芩15g,地榆炭50g,荆芥穗炭15g,甘草10g,麦冬25g,五味子15g。投药2剂即血止,继用3~4个月而痊愈。
2
治崩重奇经,止崩须益气
崩漏的又一重要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如素本劳倦伤脾,或思虑饥饱伤脾,或肝肾阴虚日久不愈,血下量多,因血脱气陷,阳气郁遏内闭,又可转为脾肾气虚。气虚不摄,则血走如崩,此时又当益气升阳,大补奇经,以大剂参芪益气健脾,固脱止血,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用以益气升提,加熟地黄、山药、白芍配当归以养血滋阴、固护阴精,更增入大剂血肉有情之品,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以大补奇经,固冲任,或少佐以棕榈炭、艾炭、龙骨、牡蛎等固涩止血,以达益气固脱、升阳举陷、固涩冲任之效。用之得当,疗效确切。
如治徐某,女,47岁,师大教员,1972年10月10日初诊。该患者因受惊,精神抑郁不伸,加之逾期流产后刮宫损伤冲任,致经血不调已年余,或血崩大下,或淋沥不断,血色浅淡,质稀无块,每次经期用纸在30包左右,必住院输血。此次就诊时经来已20多天未净,初时量多如注,继而量少淋沥,伴小腹胀坠,腰部酸痛,心悸怔忡,气短无力,面浮肢肿,纳少寐差,大便干结,4~5日一行,小便清长,面色白,形体肥胖,倦怠懒言,舌淡,脉虚等一派脾虚气陷见证,故治以益气健脾,固涩冲任,投以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赤参10g,白术25g,升麻7.5g,柴胡10g,陈皮15g,荆芥穗炭20g,阿胶15g,鹿角胶15g,龟板胶15g,乌梅炭15g,桑叶15g,甘草10g。2剂血少,3剂血止。继用此方随症加减,坚持服用约10个月,经量逐渐减少而至正常,诸症悉除而痊愈。
3
凉营兼祛瘀,止崩当活血
崩漏虽为出血性月经病,其出血期也并非均需固涩止血。如素有停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又感外邪,余血停滞,结而成瘀,瘀久化热,瘀热互结,阻滞胞络,血不循经,相搏而下,而致崩中漏下者,当本《内经》“通因通用”之法,予活血祛瘀,凉营清热,方用生地大黄汤加味。生地大黄汤首见于《千金翼方》卷十八吐血第四中,载为“吐血百治不瘥,疗十十瘥,神验不传方”。药仅地黄汁、生大黄末二味,但药简意深,配伍精当。地黄甘寒育阴,凭凉营以止血;大黄苦寒直折,藉涤荡以祛瘀。地黄补其虚,大黄泻其实,地黄守而不走,大黄走而不守,两者配用,则动静结合,开阖相济,且补且泻,亦填亦削。地黄得大黄,则养阴而不腻滞,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大黄得地黄,则清泄而不伤阴,逐瘀而少耗血之虑。相反而实相成,乃本方之特色。在此方基础上,增入佛手散、失笑散及四乌贼骨一蘆茹丸等,用治瘀血未净,瘀热互结之血崩证,屡屡获效。尤对产后或流产后,胎物未净,致血崩大下或淋沥不净,血色紫红或鲜红有块,腹痛拒按,烦热或潮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数,舌红或绛,舌边尖有瘀点或青紫者更佳。
如治疗李某,女,36岁,1986年7月1日初诊。不全流产刮宫术后10天仍流血不尽,量反增多,色鲜有块,伴小腹胀痛灼热拒按,块下后痛稍减,腰部酸痛,烦热自汗,口干苦不欲饮,便秘溲黄,脉滑数较大,浮中明显,舌红隐青,苔黄薄腻。治拟育阴潜阳,祛瘀止痛固冲。方用生地大黄汤加味。生地黄20g,大黄炭10g,炒蒲黄15g,炒五灵脂15g,当归15g,川芎10g,茜草10g,乌贼骨40g,女贞子50g,旱莲草50g,牡蛎、龙骨各25g,甘草10g。服2剂后,随血排出肉团样物2块,外观似绒毛,送检病理回报为“妊娠绒毛组织,其中部分绒毛已变性坏死”。块下后腹痛渐减,血渐止。继以八珍益母丸调理而愈。
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健客价: ¥10.5用于湿热蕴结型带下症,带下量多、色白或色黄如脓,呈泡沫或米泔样,及非特异性、滴虫性阴道炎及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5清热、除湿、止帮。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健客价: ¥12.5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纳少、腹胀、便溏。
健客价: ¥13.5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带经日久、痛经、带下。
健客价: ¥35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
健客价: ¥6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
健客价: ¥9.8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
健客价: ¥20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带经日久,淋漓出血,痛经,带下等症。
健客价: ¥38凉血,化瘀,止血。本品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中医诊断为“漏证”,辨证属血热证,症见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夹有少量血块,伴有面赤头晕,烦躁易怒,口干喜饮,便秘尿赤。
健客价: ¥47疏肝理气,养血活血。用于血虚肝郁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期头痛。
健客价: ¥75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
健客价: ¥9.9补气养血。用于妇女体弱血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健客价: ¥11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气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
健客价: ¥6.5调经养血,逐瘀生新。用于月经不调,或多或少,行经腹痛,子宫寒冷,久不受孕,习惯性流产,赤白带下,崩漏不止,病久气虚,肾亏腰痛。
健客价: ¥23抗菌消炎。用于宫颈糜烂,赤白带下,滴虫性阴道炎及阴道霉菌感染等妇科慢性炎症。
健客价: ¥52养血柔肝,理气调经。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
健客价: ¥18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等。
健客价: ¥13补气活血、调经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健客价: ¥23.5患有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尿道炎、子宫肌瘤、卵巢疾病各种妇科疾病的女性 2、常有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异味易引发炎症的人群3、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的女性 4、脸色黯沉、枯黄、没有光泽,提不起精神的女性 5、易患胃溃疡及胃癌等胃部疾病患病女性
健客价: ¥206调经养血,逐瘀生新。用于气血不足,肾亏宫冷,淤血内阻所致的月经不调,或多或少,崩漏不止,行经腹痛,赤白带下,久不受孕,习惯性流产。
健客价: ¥25清热解毒,化瘀行滞,除湿止带。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健客价: ¥411.妇科: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滴虫和霉菌引起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及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宫颈息肉切除或切片检查后的止血,尖锐湿疣及加速电凝治疗后的伤口愈合;还可用于乳腺炎的预防(乳头皲裂的烧灼)。 2.外科与皮肤科:用子皮肤伤口与病变的局部治疗(如烧伤、肢体溃疡、褥疮、慢性炎症等),能够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止血和促进愈合过程及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 3.口
健客价: ¥56适应症为 1.妇科: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滴虫和霉菌引起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及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宫颈息肉切除或切片检查后的止血,尖锐湿疣及加速电凝治疗后的伤口愈合;还可用于乳腺炎的预防(乳头皲裂的烧灼)。 2.外科与皮肤科:用子皮肤伤口与病变的局部治疗(如烧伤、肢体溃疡、褥疮、慢性炎症等),能够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止血和促进愈合过程及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
健客价: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