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煎煮大法 > 中药熬制五个注意事项 煎中药前的浸泡

中药熬制五个注意事项 煎中药前的浸泡

2016-10-1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一般煎中药时,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一般药煮沸20~25分钟;解表药及其它芳香类药物,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中药治本,很多的人在有病之后,喜欢利用中药进行治疗,中药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大家需要注意一些中药煎制的方式,坚持中药不必反复清洗,专家表示,坚持中药时可以直接浸泡,然后进行坚持,那么,中药熬制注意五个事项不会影响药效。

  1. 煎中药的器具

  最好用砂锅、砂罐,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2. 煎中药前的浸泡

  凡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作煎中药。一般将中药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质地疏松或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过久,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

  3. 煎中药的火候

  一般煎中药时,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一般药煮沸20~25分钟;解表药及其它芳香类药物,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4. 煎药次数

  一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即俗称“头煎”“二煎”。将“头煎”“二煎”药液合并混匀后分二次服用,成人每次150~200毫升,儿童每次50~100毫升。

  5. 特殊药物的处理方法

  先煎,是指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它药同煎。如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贝壳类药,例磁石、牡蛎等;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川乌等。后下,是指在其它药“头煎”完成前5~10分钟时加入,主要是一些成分会因煎煮时间过长而挥发或破坏的药品,如薄荷、白豆蔻等。包煎,是将药品装入布袋中扎紧后与其它药一起煎煮。主要为细粉类药物,如滑石粉、蒲黄等;易黏锅药物,如车前子;以及易刺激咽喉的绒毛类药物,如旋覆花等。另煎,是指人参、西洋参等昂贵药物另煎,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饮片吸附。烊化,是指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先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冲服,是指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一般为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如三七粉、芒硝等。

  希望大家注意浸泡的方法,火红,这些注意事项大家需要注意全面学习,以免影响到药效,而且,在中药煎制过程中,避免水全部流失,这样会造成中药被煎糊。一定要注意熬制方法,而且要勤看着点。在喝中药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服用药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