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儿科 > 中医儿科:小儿流涎症(滞颐)

中医儿科:小儿流涎症(滞颐)

2016-06-2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现代医学认为,当患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者,为病理现象。

  流涎是指唾液经常从口腔中流出。

  现代医学认为,当患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者,为病理现象。由于婴儿的口腔浅,不会节制口腔的唾液,在新生儿期,唾液腺不发达,到第五个月以后,唾液分泌量增加,六个月时,牙齿萌出,对牙龈三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而唾液分泌也增多,以致流涎稍多,均属生理现象,不应视作病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流涎自然消失。

  现代医学对本病无特殊治疗。

  中医称流涎为“滞颐”,认为引起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脾之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道路。若小儿脾胃素蕴湿热,致廉泉不能制约,故涎液自流而稠粘,甚则口角赤烂;或因小儿素体脾胃虚寒,不能收摄其津液,以致口角流涎清稀,大便溏薄,面白唇淡。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