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花序呈扁圆形,直径4~5毫米;底部有鳞片状浅黄色的总苞片,紧密排列呈盘状;小花30~40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色的细粉;用手搓碎后,可见多数黑色小粒及灰绿色小形种子。
别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佛顶珠。
来源:为谷精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花序。均为野生,常生于水田或池塘旁。
产地:主产于江苏苏州、宜兴,浙江湖州、桐乡、海宁等地。
性状鉴别:谷精草为带花茎的头花序。花序呈扁圆形,直径4~5毫米,下连一细长莛,莛长约15~18厘米。黄绿色,有光泽。无节,上有扭曲的纵形线棱。质柔,不易折断。莛生一珠,灰白色,层层苞片排列较紧密,上附白色细粉。底部有鳞片状浅黄色的花蒂呈盘状,手捻即碎,可见多数黑色或灰绿色小粒(种子)。无臭,味淡,久嚼成团。
以身干,珠大而紧,色灰白,花莛短,黄绿色,无杂质者益。
功效与作用:谷精草水浸剂(1:6)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脆癣菌等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00%的水煎剂对绿脓杆菌作用,有效浓度1:320(试管法)。对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较弱。
炮制:拣净杂质,生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疏风清热,明目退翳。
主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
临床应用:谷精草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胃和足厥阴肝经。凡目中诸病,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
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晴,常与菊花、决明子、夏枯草等配伍,或与龙胆草、赤芍药配伍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