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又称为失枕,多数患者是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过低,头部滑落于枕下,使颈部斜向一侧而得名。也有部分患者因睡眠时或受风寒,造成局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造成,故又有“落枕风”之称。患上落枕后脖子不能动弹,很是让患者难受,那么落枕了该怎么办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13种中医疗法,帮助大家解除落枕问题。
落枕了怎么办?中医疗法解除落枕
1、拔罐疗法
首先在颈、肩、背部找出两三个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用三棱针划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许即起罐。
2、冰块冷敷
用毛巾包取一冰块冷敷于痛疼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敷一次。适宜于落枕48小时内。
3、葛根药包热敷
葛根100克,白芍50克,甘草20克。用白棉布包好放入锅中,急火煎煮约30分钟后取出,温度适宜后趁热将药包外敷于痛疼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4、桂枝防风药液热敷
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防风15克,五加皮15克,细辛10克,荆芥10克,没药10克。加凉水适量、食醋500毫升,急火煎煮20分钟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颈部。
5、老陈醋热敷
取数块棉布条在山西老陈醋中浸泡后平敷于痛疼部,再将50℃~60℃的热水袋放于棉布条上,以患者自觉局部皮肤温热不烫为原则。热敷30分钟后,令患者自行缓慢地做颈部活动。
6、艾条温和灸
右手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艾条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将艾条点燃端对准患者痛疼部位,点燃端的艾头与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以局部温热、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度。施温和灸30分钟,灸毕令患者在诊室内避风休息30分钟后。
7、运动疗法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8、药枕疗法
用葛根100克,威灵仙60克,独活、羌活、防风、苏木各30克,一同打碎,加晚蚕砂200克掺匀,用白酒炒热,装入布袋内,枕于颈部疼痛处。
9、耳穴压豆疗法
取耳穴颈、神门穴及耳部敏感点,把绿豆压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伤湿止痛膏粘贴固定。每日按压3次,每次2分钟。
10、按摩疗法
患者正坐于方凳上,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先用双手从颈后起,分别向两肩及背部轻抚几遍,使颈部肌肉放松,再按压、拿揉肩井、风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最后在颈部涂红花油或风油精,用烤热的木梳背沿患测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梳熨30下,帮助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11、中草药内服疗法
将葛根、赤芍各12克,麻黄6克,桂枝10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3枚,一同用水煎汁,分2次服用,每日1剂。
12、刺灸疗法
针刺大椎、风池、天柱、外观、肩外俞、绝骨等穴,并可加灸。每次5穴,每日1次,交替针刺。
13、抚摸疗法
患者正坐,医者立于一侧。先用双手从患者头顶分别向左右抚摸,到耳尖为止,再用双手从两鬓角向后抚摸,到耳尖为止,然后用双手从两耳尖开始,沿着耳前向颌骨方向抚摸,最后用双手从太阳穴开始,沿耳尖、耳后、颈部方向抚摸,到冈上肌为止。抚摸时手法要轻柔,遇到痛点时,轻柔按压10余下,以增强效果。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
健客价: ¥68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
健客价: ¥65适用于适用于因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痛病,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跌打扭伤,腰间盘突出、落枕引起的各种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人群。
健客价: ¥28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
健客价: ¥29适用于关节炎、腰肌劳损、落枕、颈椎病、关节退行性病变、腰椎肥大、腱鞘炎等辅助治疗。
健客价: ¥399适用于适用于因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痛病,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跌打扭伤,腰间盘突出、落枕引起的各种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人群。
健客价: ¥50舒筋健腰丸: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奇正消痛贴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
健客价: ¥944.75薏辛除湿止痛胶囊: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用于痹症寒湿闭阻,瘀血阻滞引起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消痛贴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
健客价: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