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养生之道,是以传统国学和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总结得来。而儒、释(佛)、道三家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我认为从儒释道视角来诠释养生文化,可以更顺畅地寻得养生之要义。
有人说,儒家让人“拿得起”,道家让人“放得下”,佛家让人“想得开”,这非常有道理。儒家的思想是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用崇高的道德换来内心的坦然;道家的思想是离俗,远离喧嚣,才能潜心修身养性,求得长生;佛家的思想是解脱,看淡红尘中的一切得失,才能超越生死,获得永恒的真理和智慧。
儒家,是指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流派。儒家养生重在养性,它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臭恶,不食。不时,不食。”提出了有选择、有节制的饮食准则;“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说只有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树立正气,才能让肉体生命得到升华;而最重要的“中庸”思想,则告诫人们要不偏不倚,做到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中医养生之道</a>"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3/20160324180314135.jpg" />
道家,包括道家和道教两个层面,其中阴阳、五行、三宝(精、气、神)、九守等概念,已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解释体内气的运化以及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基础。道家养生重在养身,主张恬淡无为,顺其自然。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让饮食五味充盈我们的身体,让服饰更加舒适美观,让居所更加安逸,同时还要尊崇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唯有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才能长生耐老,延年益寿。
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即佛教文化。佛家养生重在养心,主张“万法皆空”,认为人生无常,只有努力修行,追求至高无上的生命智慧,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境界。佛家将“地、水、风、火”并称为“四大”,认为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而“贪、嗔、痴”三毒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就必须践行正确的修证方法,使我们的心力更加强大:佛教的禅定,重在思维的修炼;瑜伽,重在形体的塑造;静坐,意在排除烦恼、六念皆空;修行,即修习佛教的道理并不断得到证悟。无论是思维、形体、意念还是智慧的修证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法门。
总之,儒释道与中医养生的关系至为密切,在接下来的连载中,我们将从一些经典故事和人物入手,剖析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法则,容大家细细品味。
舒肝养血,化瘀理气。适用于急、慢性无黄疸型肝炎及肝炎综合症。
健客价: ¥20温肾益精。用于久病肾虚,腰膝酸软,遗精阳痿。
健客价: ¥298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萎缩性胃炎,浅表胃炎及其他性胃炎,胃窦炎及伤食湿重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
健客价: ¥20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健客价: ¥23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健客价: ¥35本品用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健客价: ¥47行气止痛,舒肝和胃,祛瘀。用于胃脘气痛,月经痛,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疼痛。
健客价: ¥20.5补肾壮阳,生髓益精。用于中老年男子衰老体弱。
健客价: ¥23软坚散结。用于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健客价: ¥34滋补肝肾,清热化痰。用于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心惊失眠,手面麻木,潮热盗汗,痰多胸闷等症。
健客价: ¥68舒肝理气,和胃化痰,治肝气郁结之胁痛,胸闷,肝胃不和,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
健客价: ¥20.31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健客价: ¥15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缺血性中风引起的偏瘫,足痿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行走不便,胸痹心痛。
健客价: ¥36解表,去湿,和中。用于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
健客价: ¥8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健客价: ¥14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健客价: ¥11.88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健客价: ¥12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