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塞露最早起源于甘肃。在甘肃莫高窟的敦煌医方中,有一首“疗大便不通方”,所记述的功效、外形都与开塞露极其相似,堪称开塞露的原型。
由于地处西北,古代甘肃人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都具有局限性,便秘在当时普遍存在,因此在敦煌卷子中有多首疗大便不通方。其中敦煌卷子S.5435记载的“疗大便不通方”,就是将苇筒子先插入生羊胆中,用线扎紧,然后用湿纸把苇筒子包裹住,以利于插入肛门,插入肛门后将胆汁挤入肛肠内,达到导泻通便的目的。而用动物胆汁导泻是非常科学的,将胆汁用于大便不通在我国医学史上由来已久,被尊为方书之祖的《伤寒论》中,就有蜜煎导方用来治疗大便硬结,《伤寒论》记载:“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在敦煌卷子《杂疗病药方》(P.3378)中“疗大便不通,上猪胆一枚,一灌即差”的记载,都说明猪胆汁在治疗便秘时的重要作用。
中医文献学家马继兴先生在《敦煌古医籍考释》中将敦煌卷子S.5435命名为《不知名医方第四种》,卷子为册页装,现存十九页,有四周单边框界,每页七行,每行十二字。卷子上“使馆崔相公有此”的记载,据此考崔协为五代后唐人,卒于926年(据《五代史》卷五十八本传),故将此卷子之编撰年代定格在五代时期,这就说明,早在五代时期,朴素的甘肃人就已经制作了简易的开塞露应用于临床,只是还没有使用“开塞露”这个名称而已。
不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现在的开塞露和数千多年前由动物胆囊制成的开塞露都异曲同工。使人震撼之余,更加提示我们,甘肃是中医学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甘肃的敦煌医学不是死了几千年的木乃伊,而是活了数千多年的智慧结晶,对现代临床也有指导作用。
甘肃是中医学起源地之一,敦煌莫高窟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各类典籍,这些典籍并不只是那个遥远年代的见证,更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在如今的各学科领域还在起着指导作用。
用于便秘。
健客价: ¥1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治疗。
健客价: ¥2用于便秘。
健客价: ¥2.6用于便秘。
健客价: ¥12用于小儿及老年体弱便秘者的治疗。
健客价: ¥0.99用于小儿及老年体弱便秘者的治疗。
健客价: ¥11本品为缓泻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治疗。
健客价: ¥1.1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治疗。
健客价: ¥3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治疗。
健客价: ¥1.4用于便秘。
健客价: ¥3.5开塞露(含甘油):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治疗。 黄连双清丸(立效):清热通便。用于头目眩晕,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便秘尿赤。 夏桑菊颗粒(化州中药):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29.9健胃消食片(成人)(含糖):健胃消食片(成人)(含糖):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述症候者。 开塞露(含甘油):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治疗。 黄连双清丸(立效):清热通便。用于头目眩晕,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便秘尿赤。
健客价: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