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祖(1753~1823年),字良友、修园,号慎修,长乐县人,生于医务世家,常往来福州、长乐间,为人治病,渐有名气。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就读于福州鳌峰书院。苦攻经史之余,还钻研医学,专心研究古代医学经典,颇有心得。见原书文辞深奥,遂加以浅注,或编成歌诀,著《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传世。
名医--陈念祖"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506/1038436122-20150610115156141.jpg"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后会试不第,寄寓京师。适光禄寺卿伊朝栋患中风症,手足瘫痪,汤水不入,群医束手。念祖投以大剂而愈,声名大噪。后回长乐,任吴航书院山长。
嘉庆三年(1798年),主讲泉州清源书院。嘉庆六年(1801年),再入京会试,不第,参加大挑,成绩甲等,以知县分发直隶保阳(今河北省保定)候补。时值盛夏,瘟疫流行,念祖用浅显韵语编成《时方歌括》,教医生按法施治,救活甚众。直隶总督熊谦得痺症,手指麻木,延及臂腕。念祖教以常服“黄芪五物汤”,并开方补肾养肝,病遂愈。其间还治愈当地妇女阴挺症。
嘉庆十三年(1808年),吏部郎谢在田头项强痛,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表药无汗,反而烦躁,六脉洪散。经念祖处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再投以栀子豉汤,病不再发。嘉庆十七年(1812年),署磁州,改任枣强,升同知,擢代理正定知府。公务繁剧,仍撰写医书,为人治病。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以年老请休,在福州石井巷井上草堂讲学,培养医学人才;并曾治愈琉球国王之风症。念祖吸收古代医学精华,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加以应用、补充,对医学通俗化、大众化作出重要贡献。林则徐在《金匮要略注序》中说:“近者业医者,无出其右。”著有:《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新方八陈砭》、《十药神书注解》、《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等30余种。其子元豹、元犀、孙子典、心兰和学生周易园、黄奕润等都以医名行世。
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健客价: ¥23.2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健客价: ¥9调节异常气质,清热,发汗,通窍。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无汗,咽喉肿痛,鼻塞流涕。
健客价: ¥22.5京都念慈菴枇杷糖具有清咽润喉功能。
健客价: ¥16.8清润咽喉功能。
健客价: ¥7.8脸部淡斑、修复、亮肤、排斑、抗衰
健客价: ¥5001、轻体养肤、提神安神、清肠去脂、提升人体精神状态、2、增强记忆力、有效的抗氧化、增强免疫力3、恢复活动、复函营养、强心健体
健客价: ¥499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痹症,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寒湿阻络证,症见:关节痛,遇寒增痛,得热痛减,以及腰腿肩部疼痛重着者等。
健客价: ¥24.33镇咳,化痰,温肺止喘。用于急性感冒,寒性乃孜来所致的咳嗽及异常粘液质性哮喘。
健客价: ¥32舒筋活络丸: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一般骨节风痛,腰膝酸痛。康复磁贴:风寒湿通、风湿及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滑膜炎、腱鞘发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痛、腰肌劳损、腰椎增生、颈椎病、颈椎增生、创伤、扭伤、跌打损伤、骨折引起的关节刺痛或钝痛、头晕、疼痛、酸痛、麻木、肿胀、关节僵硬、腰膝无力、四肢发凉、伸屈不利、活动受限症状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460补肾通络,祛风除湿。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属风湿痹阻兼肾虚证。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晨僵,关节压痛,关节喜暖畏寒,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健客价: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