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穴位注射治疗
摘要:取肺俞、中府,或者在穴位周围可以触到的结节条索状物,以及按压有酸胀感觉的部位。用1%维生素B1注射液稀释5倍,每穴0.5毫升,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如何进行穴位注射治疗
方法1:主穴为定喘、曲池,配用天突、尺泽、内关、丰隆。用鱼腥草注射液,每日1次,每穴注射1~2毫升,10天为1个疗程。
方法2:取大椎、足三里和丰降、身柱,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用2.5%胎盘组织液,每日1次,每穴注射1毫升。注射10天,休息1周,再继续注射治疗。
方法3:取肺俞、中府,或者在穴位周围可以触到的结节条索状物,以及按压有酸胀感觉的部位。用1%维生素B1注射液稀释5倍,每穴0.5毫升,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如何进行敷贴治疗
方法1:制
半夏10克,白果仁9克,杏仁6克,细辛6克,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外敷脐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
痰稀色白,咳嗽喘满者。
方法2:白胡椒、桃仁、木鳖子各7粒。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细末,加鸡蛋清调成膏,贴在足心,当天卧床休息,一般1次即有效果。
方法3:杏仁、木通、桃仁各10克,白胡椒25粒,炒扁豆3个,黑木耳、鸡血藤、柴胡各6克,木香4克,木鳖子15克,沉香、
巴豆、陈皮、甘草各3克。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混匀备用。每次取6克,用鸡蛋清或凡士林调糊敷于双侧涌泉穴,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7次为1个疗程。
方法4:
白芥子、白矾各30克,白面粉适量。将二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密封备用。治疗时取药粉与面粉拌匀,用米醋调成膏状,于每晚睡前取药少许贴于涌泉、定喘、天突穴,贴12小时后去掉,每日1次,3~12次为1个疗程。
方法5:白芥子33%,细辛17%,元胡33%,甘遂17%,按比例混合,研为细末备用。
六神丸(60粒)2管研末备用。生姜适量捣烂取汁。将四味混合药末用生姜汁调和后放在油纸上,做成直径为4厘米、厚度为0.8厘米的小饼,再将六神丸粉末(每次20粒)均匀撒在药饼中心处,然后将药饼贴在事先选准的穴位上,用胶布固定。于每年夏天的初、中、末伏各贴1次,每次贴3~6小时。
选用穴位:定喘、肺俞、膏肓、膻中。痰多者加丰隆,肾虚者加肾俞,脾虚者加脾俞、足三里。
方法6:白芥子、细辛、甘遂、
白芷、川乌、草乌各等量。将上药共研细末,在密封干燥处保存,用时取35克,用姜汁调成膏状,分成8份,各摊于5厘米见方的硬纸上备用。第1天贴背部大杼、肺俞、心俞、膻中、气海穴。第2天贴大椎、身柱、灵台、华盖、中府穴。第3天贴手部双鱼际、足心涌泉穴。休息5~7天,再继续贴治。
方法7:细辛、白芥子各等份研末,取绿豆大小置于黑膏药中备用。治疗第1天贴定喘,2天后揭去,换贴风门。依次再贴肺俞、膏肓、心俞等穴位,10天贴完5对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