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并非不治之症!
摘要:感染是MG危象常见的诱发因素,占40%。常见的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和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占10%尤其是口咽肌无力,患者表示咀嚼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言语含糊等。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见眼睑下垂、复视,四肢无力,咀嚼或吞咽困难、抬颈无力等症状,症状表现为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病情危重者出现肌无力危象。
重症肌无力常见诱发因素
感染
感染是MG危象常见的诱发因素,占40%。常见的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和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占10%尤其是口咽肌无力,患者表示咀嚼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言语含糊等。本组资料显示,单次危象患者81.5%有明确诱因,其中感染占57.4%;多次危象患者感染占70.83%。
药物
一些药物可能加重肌无力症状,导致危象发生,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因此,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外伤和手术也是MG诱发的常见诱因,尤其是胸腺瘤切除后的术后危象。
共病
如贫血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情可同时恶化。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危象,甲状腺毒性能引起高代谢状态和呼吸机过度疲劳。MG伴胸腺瘤患者症状重,危象发生率高,是无胸腺瘤患者的2倍。
精神因素
情绪过度悲伤等有可能诱发重症肌无力。
其他
正常胜利情况如劳累过度、
月经、怀孕和
分娩,都能诱发危象;也有的肌无力的恶化是自发的,约30%危象患者无明显诱发因素。
特征:眼睑下垂不耐受疲劳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在40岁之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0岁至5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相当;50岁之后,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在我国南方,重症肌无力发病率较高。
目前医学界对于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初步认为可能与
遗传、病毒或是某些特异性因子感染、胸腺病变有关,感染、情绪障碍、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月经期、妊娠期等因素为该病的常见诱因。
重症肌无力可选择性地累及眼外肌,也可累及全身骨骼肌,但以眼外肌受累最多见。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眼睑下垂,甚至出现视物成双,这类病人约占重症肌无力患者的70%左右。如影响到四肢肌肉,则出现抬手、梳头、上楼梯困难;影响到咽喉部,则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说话带鼻音、发音障碍等症状;影响到头颈部,会出现抬头困难;影响咀嚼肌,会出现咀嚼困难;如果是呼吸肌受累,则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症状表现通常是上午轻、下午重,活动后加重、适当休息后肌无力又明显减轻。
重症肌无力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
甲亢或甲减、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当时刻关注病情,定期到医院检查!
肌萎缩、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多发性脑神经损害、单神经病及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神经性疾病,以及肝癌、肺癌、胃癌、胆囊癌、脑肿瘤、淋巴瘤、胰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各种肿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