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畸形术后并发症:钢板外露
摘要:一些做了胸廓畸形手术的朋友会出现钢板两端露出皮表的情况(图1)。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会令患者非常不安,唯恐出现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能与如下几个因素有关。
【导读】胸廓畸形术后可能出现钢板外露的并发症,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医生手术的问题,也可能是患者的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意外,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努力。
一些做了胸廓畸形手术的朋友会出现钢板两端露出皮表的情况(图1)。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会令患者非常不安,唯恐出现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能与如下几个因素有关。
图1,钢板从切口露出体表,局部渗出并感染,严重影响康复质量。
首先,缝合的因素。做胸廓畸形手术时,切口的部位一般都位于侧胸壁。切口设计时,多数医生会将切口的位置刚好设计于钢板两端的位置,主要是为了方便钢板的植入与固定。侧胸壁主要的肌肉是前锯肌,该肌肉较短且薄,将其切断再缝合时,很难对合完美。一些医生在缝合切口的过程中,由于无法用肌肉妥善包埋钢板,使得钢板完全位于皮下,其表面不过是一层皮下组织和皮肤而已。如此菲薄的结构显然是无法起到良好保护作用的。这成了钢板外露的重要原因。
其次,钢板两端形状的问题(图2,3,4)。钢板放入体内前,要对钢板进行满意的
塑形,使之不但能起到支撑或者压迫的作用,还要与胸廓自然形状相适应,不能使两端翘得太高。两端翘得过高,皮肤表面就可能被顶起来。当皮肤被衣服或者外界因素摩擦时,可能轻易被磨破而导致钢板外露。
其三,切口的愈合问题(图5)。钢板两端恰好位于切口的深层。要想钢板不外露,前提之一就是切口良好愈合。如果切口愈合不良,则很容易将深层的钢板露出来。
其四,外伤的问题。对于多数胸廓畸形手术来说,钢板两端都是位于胸廓骨性结构表面的。由于表面没有坚硬的结构进行保护,一旦受到外部力量的撞击或者直接的外伤,均可能导致表面结构破损而露出钢板。
其五,营养问题。营养良好的患者,即便没有很厚的肌肉,也会有不少的皮下组织,这些组织会对钢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
营养不良的患者,本身就已经皮包骨头,如果在骨头表面放着钢板的话,那便等于是皮包钢板,这显然不是理想的包法,很容易包不住而将钢板露出。
由此可以看出,钢板外露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并发症,其中有医生操作的原因,也有患者自身的因素。要想避免这样的意外,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努力。
对于医生来说,在缝合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用胸壁的肌肉将钢板进行包埋,使钢板具有一个良好的“保护伞”。而对于钢板的设计,必须“量身定做”,两端的设计更要非常“合身”。
对患者来说,术后一定要保护好切口,使切口不渗出、不感染、不延期愈合,最好能达到一期愈合。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保护好切口表面的痂,有痂在,切口和钢板就都会得到保护(图6,7)。另外,患者要注意安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切口的疤痕,不能使该部位受损伤。只要没有损伤,钢板就不可能露出来。最后还必须强调的是,患者要加强营养。营养好了,不但保护钢板的组织多了,还可能增加局部的血运,这都有利于保护钢板免于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