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胸部创伤 > 胸部创伤应该如何预防?病理生理

胸部创伤应该如何预防?病理生理

2017-10-1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纵隔纵隔扑动:吸气时,健侧胸腔负压升高,与伤侧压力差增大,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双侧胸腔压力差减少,纵隔移向伤侧,称之。纵隔扑动能影响腔静脉血流回心脏,引起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外伤致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损伤性气胸。气胸的形成多由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破裂,空气逸入胸膜腔,或因胸壁伤口穿破胸膜,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外界空气进入所致。气胸可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3类。
 
  一、闭合性气胸
 
  (一)多为肋骨骨折的并发症。
 
  (二)病理生理:气胸形成后,不再继续漏气。此类气胸胸内压力增加,但仍小于大气压,伤侧肺部分萎陷。
 
  (三)临床表现:
 
  1、轻者多无明显症状。2、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查体:视诊:胸廓饱满。触诊:气管向健侧移位。
 
  叩诊:患侧胸部呈鼓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四)胸部X线检查:示不同程度的肺萎陷和胸膜腔积气。
 
  (五)治疗:
 
  1、肺萎陷在30%以下为小量气胸,对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多无明显症状,不需治疗,可于1~2周内自行吸收。
 
  2、肺萎陷在60%以上为大量气胸,常引起缺氧和静脉血液回流减少,对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影响较大,需进行胸膜腔穿刺,或行闭式胸腔引流术,以排除胸膜腔积气,促使肺及早膨胀,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开放性气胸:外界空气可随呼吸运动经胸壁缺损处自由进出胸腔,伤侧负压消失,肺萎陷。
 
  (一)病理生理
 
  1、纵隔纵隔扑动:吸气时,健侧胸腔负压升高,与伤侧压力差增大,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双侧胸腔压力差减少,纵隔移向伤侧,称之。纵隔扑动能影响腔静脉血流回心脏,引起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2、伤侧肺萎陷:伤侧胸腔负压消失,肺被压缩而萎陷,导致严重缺氧。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呼吸困难。
 
  2、体征:(1)发绀。(2)呼吸时能听到空气出入胸腔的响声.(3)气胸的体征。
 
  (三)胸部X线检查:伤侧肺明显萎陷、胸腔积气、纵隔器官移位。
 
  (四)急救处理
 
  1、用无菌敷料加棉垫封盖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使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
 
  2、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暂时解除呼吸困难。
 
  3、吸氧和输血补液,纠正休克。
 
  4、清创、缝闭胸壁伤口,并作闭式胸腔引流术。
 
  5、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病人咳嗽和早期活动。
 
  治疗:原则是镇痛,保持呼吸道通畅,胸廓固定和防止并发症。
 
  (一)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
 
  口服镇痛药或局部肋间神经阻滞。弹性胸带固定胸廓,目的是减少肋骨断端活动和减轻疼痛。
 
  (二)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加压包扎局部软化区以控制反常呼吸,也可用外牵引固定软化胸壁,或采用手术固定,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三)开放性肋骨骨折
 
  彻底清创,固定肋骨断端。如合并血气胸,则需胸腔闭式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纵隔肿瘤E3^U5_yp一、纵隔分区法tMv^tj#/dt#r|~%-G1,vE
 
  纵膈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胸椎、上界为胸廓入口、下界为膈肌。纵膈分区法是将胸骨角与第4、5胸椎间隙连一直线,把纵膈分为上、下两部。目前多采用纵膈三区划分法:即气管、心包前方至胸骨的间隙为前纵隔;气管、心包后方的部分(包括食管及脊柱旁)为后纵膈;前后纵膈之间含有多种重要器官的间隙为中纵隔,又称“内脏器官纵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