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资讯 > 新闻报道 > 食管癌诊疗要听中国的!

食管癌诊疗要听中国的!

2017-10-1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单病种首席专家戎铁华教授认为,中国食管癌研究治疗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我们的基础研究还远远不够。”
  1940年,吴英恺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首次成功切除胸下段食管癌并行食管胃弓下吻合术。由此开创中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的先河。
 
  弹指一挥间,中国食管癌外科治疗取得巨大成就:分期治疗深入人心,淋巴结清扫不断改进,微创与综合治疗显著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单病种首席专家戎铁华教授认为,中国食管癌研究治疗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我们的基础研究还远远不够。”
 
  图:戎铁华教授(左)和陈克能教授(右)接受医学界专访
 
  中国食管癌诊疗实现“3个完成”
 
  中国食管癌诊疗一步步发展,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解决手术安全性问题。
 
  食管癌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发生率高,主要是吻合口瘘、狭窄及呼吸道并发症。为解决这三大问题,老前辈们兢兢业业、不断探索。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食管癌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有了长足进展。戎铁华介绍,当时几位老前辈定了一个标准,若一个医疗单位开展食管癌手术,术后死亡率超过3%,就说明“技术不过关”。而当时欧美等外科发达国家,食管癌手术死亡率在10%左右。
 
  第二阶段,提升规范化。
 
  张汝刚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手术规范化”的设想。高宗仁教授着手在全国推动,推广手术常规和规范。郝捷院士组织全国性课题,呼吁大家搜集规范化手术病例。在老前辈的努力下,食管癌已经从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术,变成了安全的手术,并在我国很多医疗机构得到推广。
 
  上世纪90年代,欧洲肿瘤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荷兰人。他做了11例食管癌手术,术后死亡率是100%。文章的结论是,食管癌是不能治愈的。对比当时的“中国经验”,这篇文章和结论让戎铁华和学生们,嗤然一笑。
 
  第三阶段,探索综合治疗,寻求远期疗效。
 
  目前,我国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超过95%。围手术期死亡率至1%以下。但30多年来,我国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30%。
 
  “我们这一代主要想的是提高远期疗效。”戎铁华指出,手术、放疗、化疗是食管癌治疗的三大手段,尤其是手术跟放疗,运用广泛。但1+1+1=3吗?未必。三种方法如何配合?坦白说,中国“经验”太少,需要探索的领域太多。
 
  中国食管癌诊疗基本实现“3个完成”。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陈克能教授解释:1.完成左侧开胸到右侧开胸手术的发展,2.完成从开放手术到腔镜手术的发展,3.完成单一外科手术治疗到综合治疗的发展。
 
  这“3个完成”是伴随着学界发展逐一实现的,在食管癌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体现了否定、传承、更新、探索的医学精神
 
  争口气!让食管癌诊疗听中国的
 
  食管癌是中国人的病,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一半以上在中国。“作为中国专门从事食管癌治疗的医生,如果还在听国外的内容,太丢人了。我们一定要把这口气争回来,让中国食管癌诊疗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戎铁华强调了3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规范宣讲。食管癌应该如何清扫淋巴结,怎样保证手术质量,病患来了如何处理,质控如何进行--陈克能认为,这些都是食管癌诊疗规范的内容,要说好、说透,推广到全国。
 
  其次,思考手术革新。中国传统食管癌手术和国际惯例不同。我们多是在左侧开胸,国际上采用右侧开胸,做2-3小切口。在微创主导的形势下,要不要推翻重来?
 
  “这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医生做熟了某个技术,患者并发症少;换一个技术,技术生疏,倒霉的是病人。另一方面,讨论一个技术好坏、要不要改,需要临床数据的支持。这不是拍脑袋瓜的事情。”戎铁华说。
 
  再次,呼唤拼命三郎。8月,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在贵阳召开常委会。在研课题的病例搜集,多已过半,有的已经接近80%。有这样的成绩,多亏协会中有一批拼命三郎,实打实地在干。戎铁华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几年后拿出一个结果,到国际上巡讲!
 
  突破在哪里?
 
  中国食管癌防治和学科发展,存在一些瓶颈。这也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突破点”。
 
  第一,基础理论。
 
  目前,国内投入食管癌基础研究的机构不多。尤其是对比肺癌、大肠癌、乳腺癌等“国际病”,差距很大。前面说过,食管癌是中国人的病,欧洲、美国发病率低,研究投入也少。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肺癌、乳腺癌在大国参与下,发现了驱动基因,靶向药物接连问世。而食管癌的驱动基因尚不知晓,靶向药物的研发遥遥无期。
 
  “食管癌的基础研究就靠中国人了。我在很多会议上提过,希望基础老师能多指导临床大夫,大家一起来做。”戎铁华说,只有把发病机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说清楚了,才有可能派生出“精准治疗”的方案。
 
  第二,早期筛查。
 
  截至目前,食管癌还没有早期筛查的方法和设备。戎铁华强烈呼吁,希望技术早日突破,研发一些用于早筛的基因盒。
 
  此外,他大声疾呼,老百姓一定要强调个人保健。95%的早期食管癌是有症状的,包括吞咽时有轻度摩擦感,或吞东西时会停顿一下再咽,以及胸部、喉部轻微不适。如果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胸外科、五官科医生也应该增强认识。
 
  第三,团队协作。
 
  食管癌诊疗涉及胸外科、消化、放疗、化疗、病理、放射、重症监护等科室,非常需要多学科团队作战。
 
  陈克能强调,食管癌是一种“穷人病”,如何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是患者渴望的,也应该是医生思考的。
 
  记者手记:
 
  11月11日至13日,“第六届成都国际胸部肿瘤论坛”学术会议在成都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四川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中心承办。
 
  此次堪比“珠峰”高度的胸外科盛会,得到全国胸外科界专家的支持。中国科学院赫捷院士、7名国内知名医疗机构的院长、50名国内顶尖的肺癌和食管癌诊治专家,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的顶级专家们,以及250名全国同道们齐聚一堂。通过手术演示、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展示了当前国内外胸外科领域最新的临床和科研成果。通过交流,中外专家达成共识,共同搭建学术平台,加强合作推动和促进我国胸部肿瘤的学科发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