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胸腺瘤 > 良性胸腺瘤和恶性胸腺瘤的区别 胸腺瘤并发症

良性胸腺瘤和恶性胸腺瘤的区别 胸腺瘤并发症

2017-09-30 来源:重症肌无力之友、恩泽心胸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胸腺瘤CT表现为肿瘤边缘清晰,平扫、增强扫描可见完整的包膜,周围脂肪无浸润索条影,无远处器官转移。部分病例因瘤体较大而导致气管、食管受压移位。

  良性胸腺瘤和恶性胸腺瘤的区别

  常见的需要与胸腺瘤鉴别的病变包括畸胎瘤和升主动脉瘤。畸胎瘤常发生在中青年,可无症状,或有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有时有咳出毛发或油脂样物的病史,X线检查肿块内可有牙齿或骨骼钙化影,囊性畸胎瘤经超声波检查予以确定。将升主动脉瘤误诊断为胸腺瘤常有发生。在胸部侧位相升主动脉瘤呈梭形成圆形阴影,沿自左心室,胸透可见肿块呈膨胀性搏动,听诊可闻及杂音,二维超声检查可发现升主动脉扩张,彩色多普照勒检查可见湍流频谱,胸部CT像可显示升主动脉局限性瘤样扩张,诊断有困难时可行升主动脉造影。

  临床上还需要鉴别良性的胸腺瘤跟恶性的胸腺瘤:

  在胸腺瘤中70%~80%的是良性的,其包膜完整,对周围组织不具侵袭性。恶性胸腺瘤分为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两种类型。胸腺瘤生物学特征对疾病的治疗方案及疾病预后有重大意义,然而胸腺瘤的良、恶性在病理组织切片上很难区分,但CT在观察胸腺瘤的生长方式及其累及区域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1、非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

  胸腺瘤CT表现为肿瘤边缘清晰,平扫、增强扫描可见完整的包膜,周围脂肪无浸润索条影,无远处器官转移。部分病例因瘤体较大而导致气管、食管受压移位。

  2、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

  侵袭性胸腺瘤除均表现为纵隔肿块外,还合并有其他侵袭征象:(1)纵隔胸膜受累:在CT表现上为瘤体邻近胸膜不规则增厚,呈凸凹不平状。但本组有2例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均有胸膜受累表现的病例在CT上未见明显征象。(2)瘤体邻近心包受累和通过种植播散而致心包积液。(3)胸膜种植:可表现为胸膜有小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同时还可以合并有不等量的胸腔积液。(4)肿瘤侵及大血管:可表现为肿瘤邻近血管如肺动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形态受压变形,增强扫描时见血管壁有受侵征象。(5)胸腔受侵表现为胸腔积液。

  胸腺瘤并发症

  1、重症肌无力(MG)长期以来人们即发现重症肌无力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可分为3型,如眼睑下垂、视物长久感疲劳、复视,为眼肌型;上肢伸举不能持久、步行稍远需坐下休息,为躯干型;咀嚼吞咽费力,甚至呼吸肌麻痹,为延髓型。临床上最危险的是肌无力危象,病人呼吸肌麻痹必须人工辅助呼吸。目前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自家免疫性疾病,主要因胸腺受某种刺激发生突变,不能控制某些禁忌细胞株而任其分化增殖,对自身成分(横纹肌)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肌无力。

  治疗重症肌无力多年来一直采用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如溴吡斯的明,近年来又加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磷酰胺等。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适应证为伴有或不伴有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服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不断增加而症状不减轻,或出现肌无力危象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2、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与胸腺瘤并存疾病之一是纯红细胞再障。纯红再障可为原发的,原因不清。也可继发于药物、感染和肿瘤。实验研究表明PRCA是一自家免疫性疾病,未知原因导致红细胞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这些抗原可存在于人体胸腺内。胸腺瘤本身对红细胞生长并无直接作用,可能的情况是胸腺瘤可增强免疫系统的敏感性,或者胸腺瘤由高度敏感的增生系统所诱发。

  3、肾病综合征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炎与胸腺瘤的关系尚不明了,肾病综合征可以是某些肿瘤,如霍奇金病,全身表现的一部分。可能的解释为胸腺瘤与肾小球肾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交叉反应缘故。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