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胸腺瘤 > 良性胸腺瘤和恶性胸腺瘤的区别 胸腺瘤如何放射治疗?

良性胸腺瘤和恶性胸腺瘤的区别 胸腺瘤如何放射治疗?

2017-09-28 来源:重症肌无力之友、恩泽心胸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胸腺瘤中70%~80%的是良性的,其包膜完整,对周围组织不具侵袭性。恶性胸腺瘤分为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两种类型。

  良性胸腺瘤和恶性胸腺瘤的区别

  常见的需要与胸腺瘤鉴别的病变包括畸胎瘤和升主动脉瘤。畸胎瘤常发生在中青年,可无症状,或有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有时有咳出毛发或油脂样物的病史,X线检查肿块内可有牙齿或骨骼钙化影,囊性畸胎瘤经超声波检查予以确定。将升主动脉瘤误诊断为胸腺瘤常有发生。在胸部侧位相升主动脉瘤呈梭形成圆形阴影,沿自左心室,胸透可见肿块呈膨胀性搏动,听诊可闻及杂音,二维超声检查可发现升主动脉扩张,彩色多普照勒检查可见湍流频谱,胸部CT像可显示升主动脉局限性瘤样扩张,诊断有困难时可行升主动脉造影。

  临床上还需要鉴别良性的胸腺瘤跟恶性的胸腺瘤:

  在胸腺瘤中70%~80%的是良性的,其包膜完整,对周围组织不具侵袭性。恶性胸腺瘤分为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两种类型。胸腺瘤生物学特征对疾病的治疗方案及疾病预后有重大意义,然而胸腺瘤的良、恶性在病理组织切片上很难区分,但CT在观察胸腺瘤的生长方式及其累及区域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1、非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

  胸腺瘤CT表现为肿瘤边缘清晰,平扫、增强扫描可见完整的包膜,周围脂肪无浸润索条影,无远处器官转移。部分病例因瘤体较大而导致气管、食管受压移位。

  2、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

  侵袭性胸腺瘤除均表现为纵隔肿块外,还合并有其他侵袭征象:(1)纵隔胸膜受累:在CT表现上为瘤体邻近胸膜不规则增厚,呈凸凹不平状。但本组有2例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均有胸膜受累表现的病例在CT上未见明显征象。(2)瘤体邻近心包受累和通过种植播散而致心包积液。(3)胸膜种植:可表现为胸膜有小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同时还可以合并有不等量的胸腔积液。(4)肿瘤侵及大血管:可表现为肿瘤邻近血管如肺动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形态受压变形,增强扫描时见血管壁有受侵征象。(5)胸腔受侵表现为胸腔积液。

  胸腺瘤如何放射治疗

  1、放疗适应症:

  a、浸润生长的胸腺瘤术后;

  b、胸腺瘤未能完整切除的患者、仅行活检切除的患者及晚期患者;

  c、部分胸腺瘤的术前放疗;

  d、复发性胸腺瘤的治疗。

  2、放射源:一般可选用60Co-r射线或高能X射线作为放射源。

  3、放疗范围:包括瘤床外缘1-2cm。若有心包积液应考虑全纵隔,全心包放疗,在DT30-35Gy后及时缩野以防止放射性肺炎发生,局部瘤床加量。

  4、放射剂量:淋巴细胞为主型给予肿瘤量50Gy/5周,其它类型给予60-70Gy/6-7周,对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术后放疗剂量为40-50Gy/4-5周。

  5、放射野设计:应依据CT(MRI)和手术及病理确定射野范围,剂量分布的重点,重要脏器如脊髓的保护(控制在40Gy以下)等。一般常采用先前后野对穿治疗,后改二前斜野加楔形板和一后正中野等中心照射,并注意各野剂量的匹配,一般不做双锁骨上区预防性放疗。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