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3岁,1年前出现间断性全身无力。
病史
9月前于本院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并胸腺增生。并给予溴吡斯的明口服控制症状,建议首选手术切除胸腺治疗。患者自觉症状加重,遂就诊于我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
查体
间断性全身无力,口服药物好转。无上睑下垂,无呼吸困难。
诊断、治疗
临床症状结合病理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合并微小胸腺瘤。给予溴吡斯的明对症治疗,行手术扩大切除胸腺。
讨论
胸腺瘤为良性肿瘤,进展缓慢,其临床意义主要是可引起重症肌无力或发展为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年纪较大的胸腺瘤患者,若无其他症状,可定期门诊随访,不行积极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是手术适应症,切除胸腺后部分患者症状减轻甚至痊愈。微小胸腺瘤发病率低,发现也较困难,在影像学上易诊断为增生,病理诊断易误诊为胸腺生发中心。微小胸腺瘤可能是增生发展为经典胸腺瘤的中间阶段。对其病理特征的探究可能对于揭示胸腺瘤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重症肌无力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术后放疗对胸腺瘤和胸腺癌的影响
研究背景
胸腺瘤和胸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术后放疗(PORT)对胸腺瘤和胸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对于II,III期患者接受放射治疗(RT)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也有研究表明,II期患者接受RT并未改善预后,但对于III期患者可改善预后。
为了进一步明确术后放疗对胸腺瘤和胸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来自美国的MatthewW.Jackson等利用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开展了一项研究者,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JTO杂志上。
研究方案
纳入标准:手术切除的胸腺瘤或胸腺癌,Masaoka-Koga分期,I,IIA,IIB,III和IV期。排除标准:未接受手术或术前接受放疗的患者。
研究者采用Kaplan-Meier评估OS,并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分险模型评估各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研究者采用倾向性匹配分析进一步控制基线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
该研究发现,2004-2012年间,共405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2001例(49%)患者接受PORT。多因素分析矫正患者的年龄,WHO组织学分型,Masaoka-Koga分期,手术切缘和化疗后发现,PORT可改善患者的OS(风险比[HR]=0.72,p=0.001)。
进一步采用倾向性匹配分析证实PORT与患者的预后较好相关。亚组分析显示PORT可改善IIB期(HR=0.61,p=0.035),III期(HR=0.69,p=0.020)和切缘阳性(HR=0.53,p<0.001)胸腺瘤患者的OS。然而,对于I期-IIA期胸腺瘤患者,PORT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HR=0.76,p=0.156)。
研究结论
本研究作者通过分析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中胸腺瘤患者的资料,表明POR可改善IIB期,III期和切缘阳性胸腺瘤患者的预后。目前并无随机对照研究评估PORT的价值,将来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临床实践。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