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胸腺瘤 > 巨大恶性胸腺瘤胸膜转移 胸腺瘤的分类

巨大恶性胸腺瘤胸膜转移 胸腺瘤的分类

2017-09-02 来源:质子重离子、病理之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恶性胸腺瘤即使肉眼所见已经切除干净者,其瘤床仍需要放疗,手术时已清楚有残余瘤组织未切净或未能切除者,需增大剂量。

  巨大恶性胸腺瘤胸膜转移

  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一种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胸腺肿瘤最为常见,占胸腺肿瘤的95%,在整个纵隔肿瘤中排次第1~3位,日本一组4968例纵隔肿瘤,胸腺瘤次于畸胎瘤,占纵隔肿瘤的20.2%。美国一组1064例纵隔肿瘤,胸腺瘤为第一位占21.14%国内报告多以畸胎类肿瘤为首。综合国内14组报告2720例纵隔肿瘤,胸腺瘤次于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为第三位,占22.37%。大约95%的胸腺瘤发生在前纵隔,少数发生在纵隔以外的部位如颈部、肺门和肺实质内。

  恶性胸腺瘤即使肉眼所见已经切除干净者,其瘤床仍需要放疗,手术时已清楚有残余瘤组织未切净或未能切除者,需增大剂量。而针对良性胸腺瘤也有少数复发,专家建议,对良性胸腺瘤也应予以预防性照射。质子治疗是当前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少的粒子治疗方法。胸腺瘤会压迫无名静脉或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表现。剧烈胸痛,短期内症状迅速加重,严重刺激性咳嗽,胸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心包积液引起心慌气短,周身关节骨骼疼痛,均提示恶性胸腺瘤的可能。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低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炎、红斑狼疮、巨食管症等。

  胸腺瘤病例:

  患者女50岁

  主诉:胸腺瘤术后放疗后7年余,发现左后侧膈肌旁胸膜转移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000年11月15日体检发现胸部占位,当时患者自感疼痛,无其他不适。2000年11月18日在南方某医院行胸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纵膈、胸膜恶性胸腺瘤(混合型),术后局部放疗,DT56.6Gy。2002年起患者出现反复眼睑下垂及视物重影,劳累后加重,考虑重症肌无力,予溴吡斯的明和美卓乐治疗后症状缓解。2003年12月患者触及左侧胸壁靠近腋窝处出现肿块,再次手术,并行放疗DT61Gy。此后每于疲劳、感冒时反复出现上睑下垂和复试。2004年至2006年间,患者因肺部感染,出现两次肌无力危象,给予ICU气切呼吸机支持,血浆置换,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措施治理后病情好转,日常生活可自理,2008年7月复查胸腺CT示:左侧后胸膜、侧胸膜及左膈肌旁胸膜团块,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

  胸腺瘤的分类

  A型和B型胸腺瘤是呈胸腺样(器官样)分化的上皮性肿瘤。肿瘤内存在数量不等的非肿瘤性淋巴细胞。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为55-65岁,20岁以前发生的病例十分罕见。可与MEN1综合征有关。

  【细胞遗传学异常】

  各种WHO定义的胸腺瘤组织学类型,包括富于淋巴细胞的AB型和B型,表现不同遗传学变异谱。

  一些少淋巴细胞的B3型胸腺瘤在遗传学上与富于淋巴细胞的B2型胸腺瘤密切相关,是由遗传学异常获得引起。

  仅WHOA型胸腺瘤表现同源遗传学异常的特点,主要包括6号染色体的异常,而其它类型胸腺瘤表现为异质性异常。6q25杂合性缺失在胸腺瘤发生中普遍存在。

  肿瘤转移与8p11.21和16q22.1上的等位基因失衡有重要关联。

  一些A型和AB型胸腺瘤与B或C型胸腺瘤具有相似的遗传学变异谱系,但是保持它们本身独特的形态学特征与良性行为表现。

  【免疫组化】

  在B型胸腺瘤中,T-淋巴细胞是不成熟的,可以通过CD1a与CD99阳性证实。CD79a阳性亦较常见。类固醇受体如雌激素受体ER-α和孕激素受体PR-β已在胸腺瘤上皮细胞中证实阳性表达。

  从A型、AB型、B2型到B3型胸腺瘤表现ER-α和PR-β的免疫反应性递减。

  【生存率】

  组织学类型与分期相关,但也是Ⅰ期和Ⅱ期肿瘤独立的生存预测因素。

  除了胸腺瘤(A型和B型)与胸腺癌(C型)之外,小规模研究也许不能证实其它类型胸腺瘤的生存差异。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