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胸腺瘤 > 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与分期 不伴肌无力的纵隔巨大胸腺瘤

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与分期 不伴肌无力的纵隔巨大胸腺瘤

2017-08-31 来源:汪哥哥说健康、医脉通肿瘤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胸腺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虽然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胸腺瘤,但绝大多数是在50~60岁,儿童胸腺瘤非常少见。

  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与分期

  1.诊断要点。临床上出现咳嗽、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胸片和CT提示前上纵膈肿块,基本上可诊断为胸腺瘤。如有可能,尽量争取病理学诊断。

  2.分期。

  I期。肉眼所见,完整的包膜,显微镜下,包膜未受侵。

  II期。肉眼所见,周围脂肪组织或纵膈胸膜受侵或显微镜下见包膜。

  III期。肉眼所见,临近器官受侵(如心包、大血管或肺)。

  IVa期。胸膜或心包受侵。

  IVb期。淋巴系统或血行转移。

  鉴别诊断

  1.纵膈恶性淋巴瘤。病程较短,症状进展快,常有上腔静脉压迫症。X线片见肿块呈分叶状,向两侧纵膈扩展。

  2.纵膈神经源性肿瘤。CT见肿瘤位于后纵膈,多呈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附近骨质常受压缺损。

  3.纵膈脐胎瘤。好发于前、中纵膈,X线显示肿块多呈圆形、边缘光滑,密度不均匀,可见骨化及钙化。

  4.纵膈转移性肿瘤。很多肿瘤都可发生纵膈转移,此类病例中多数原发灶是明确的,转移灶是多发的。

  不伴肌无力的纵隔巨大胸腺瘤

  患者男性,56岁,既往体健,因体检时发现纵隔肿物2天入院,体格检查并无特殊发现。患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肺部增强CT。

  肺部增强CT可见纵隔内心包右旁见多发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2.1-6.5cm,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左侧锁骨胸骨端后下方水平,上纵隔血管间见不规则样软组织影,最大层面大小约3.9x2.5cm,增强扫描略有强化。

  术前讨论

  该患缘于2天前行体检时发现纵隔肿物,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肺部多排CT示:纵隔内占位病变,建议手术治疗。查阅相关检查后,认为肿物较大,且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术中可能行肺部分切除及心包切除术,术中行快速病理,根据病理决定具体术式。

  术中全程记录

  术中于右侧腋中线第七肋间做一切口,长约2cm,逐层切开,嘱麻醉医生改单肺通气,于第七肋间进入胸膜腔,胸腔镜探查发现,胸膜腔内无粘连,无胸腔积液。

  于腋前线第三肋间及腋前线第六肋间各做一切口,长约2cm,逐层切开,进入胸膜腔。显露右侧纵隔胸膜。以卵圆钳夹持纵隔胸膜,分离纵隔胸膜,钝性分离胸腺及周围脂肪组织,见胸腺肿物大小约10cmX8cmX6cm,与右肺中叶、心包粘连紧密,质地较脆,血运丰富。

  分离胸腺、肿物及周围脂肪组织,切除部分纵隔胸膜,使用镜下切割闭合器切断部分右肺中叶,切除部分心包,完整取出胸腺肿物。电刀止血,处理残余创面,彻底止血,创面喷洒止血微球,冲洗吹肺,肺膨胀良好,再次检查无活动性出血。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