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肌无力、小心胸腺瘤
您平常生活中有感到眼部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吗?随着时间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 的“晨轻暮重”现象吗?这是重症肌无力的表现!请警惕胸腺瘤的发生。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小的胸腺瘤多无症状,也不易被发现。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常有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症状迁延时久,部分患者行X线检查或某些患者在查体胸透或摄胸片时发现纵隔肿物阴影。被忽略诊断的胸腺瘤此时常生长到相当大体积,压迫无名静脉或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表现。剧烈胸痛,短期内症状迅速加重,严重刺激性咳嗽,胸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心包积液引起心慌气短,周身关节骨骼疼痛,均提示恶性胸腺瘤的可能。
胸腺瘤常具有特异性表现是合并多种副瘤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最常见)、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低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巨食管症等。长期以来人们发现重症肌无力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可分为3型,如眼睑下垂、视物长久疲劳、复视等为眼肌型;上肢伸举不能持久、步行稍远需坐下休息为躯干型;咀嚼吞咽费力,甚至呼吸肌麻痹为延髓型。临床上最危险的是肌无力危象,患者呼吸肌麻痹必须人工辅助呼吸。
目前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因胸腺受某种刺激发生突变,多年来一直采用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如溴吡斯的明,近年来又加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磷酰胺等。
治疗原则
胸腺瘤一经诊断即应外科手术切除。无论良性或恶性胸腺瘤都应尽早切除。切除的恶性胸腺瘤可取病理活检指导术后治疗,大部分患者术后仍需要口服药物维持改善症状,绝大多数疗效良好的患者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胸腺瘤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同时应注意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则应该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慢性腹泻,消瘦,胸腺瘤一例
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腹泻2年、加重2周于2012年12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起无诱因出现腹泻,排水样便5?6次/d,每次约200~300ml,无未消化食物,与进食无关。无腹痛、发热、里急后重。外院查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均阴性,结肠镜示全结直肠未见明显异常。经洛哌丁胺、抗生素和补液治疗无效,腹泻进行性加重。1个月前腹泻次数增至10~20次/d(每日>3000mL),伴少尿及血压下降。患者进食无减少,但进行性消瘦,2年内体质量下降35kg。5年前发现前纵隔占位(图1),外院手术切除后确诊为胸腺瘤。4年前因上腹痛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胃角小溃疡,活组织病理检查为非特异性慢性炎,采用抑酸治疗后腹痛好转。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7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81/59 mmHg(1mmHg=0.133kPa)。患者身高175cm,体质量36kg。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差,恶病质。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殊。舟状腹,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
第一次临床讨论
本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病程长达2年,属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多为自限性病程,而慢性腹泻则需要细致鉴别以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从病理生理学机制来看,慢性腹泻可分为分泌性、渗透性、渗出性和动力性。本例患者排大量水样便,无未消化食物,且与进食因素无关,可排除渗透性及动力性腹泻;无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粪便中无白细胞,也不支持渗出性腹泻。故提示分泌性腹泻可能性较大。
分泌性腹泻病因较多,包括滥用泻剂、肠道感染(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肿瘤(包括淋巴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巨大绒毛状腺瘤等)、系统性结缔组织病、显微镜下结肠炎等。本例患者无滥用泻剂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病史,故医源性因素无证据。病程长达2年,无腹痛及里急后重等表现,故普通细菌感染可能性小。无发热,淋巴结和肝脾无肿大,故不支持淋巴瘤。至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既往仅有胃部小溃疡,对抑酸治疗反应良好,故促胃液素瘤可能性小。无阵发性心悸、皮肤潮红等表现,故也不支持类癌。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瘤需进一步排除。患者近期病情加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严重消耗,在完善检查的同时应补足血容量并加强营养支持。
入院后完善检查,血WBC 8.3×109/L,中性粒细胞0.64,Hb 191g/L,PLT 230×109/L。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正常。粪便微生物学检查(包括志贺菌及沙门菌培养、粪便难辨梭菌培养及毒素测定、寄生虫检测)均阴性。尿常规:比重>1.030,余阴性。血 Alb 29g/L,余肝功能正常。肌酐 331μmol/L,尿素氮 20.5mmol/L,K+ 2.2mmol/L,Na+ 127mmol/L,Cl- 89mmol/L。血气分析:pH 7.32,PaO282mmHg,PaC02 23mmHg,HCO3- 11.3mmol/L,碱剩余 -12.2mmol/L。ESR 3mm/1h,超敏CRP 17.4mg/L。 HIV抗体阴性。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anti-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tic antibody,ANCA)均阴性。血IgG 1.80g/L(正常参考值为7.00~17.00g/L),IgA<0.26g/L(正常参考值为0.70~4.00g/L),lgM<0.17g/L(正常参考值为0.40~2.30g/L)。血促胃液素水平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肢导联低电压。胸腹CT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和少量心包积液,余未见异常。核素标记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阴性。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ylori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结肠镜示末段回肠及全结直肠黏膜水肿(图2),未见溃疡或糜烂,予随机多点活组织检查。经禁食、完全肠外营养并积极补液后,患者尿量增多,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被纠正,肾功能恢复正常,但腹泻无好转。
第二次临床讨论
本例患者Hb和尿比重升高、代谢性酸中毒,为腹泻后严重脱水所致。经充分补液后病情虽有好转,但禁食后腹泻并未减少,符合分泌性腹泻的特点。VIP瘤好发于胰腺。该肿瘤通过释放VIP来激活肠上皮细胞受体,促进肠道分泌增加,导致顽固性水样泻和低钾血症,亦称为“胰性霍乱”。VIP瘤属于罕见病,且低钾血症通常不易被纠正,与本病例的治疗反应不符,加上影像学检查阴性,故基本可以除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若广泛影响肠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也可导致大量水样泻,但本例患者自身抗体阴性,且缺乏此类疾病的相关表现,故暂不考虑。肠道淋巴瘤和巨大绒毛状腺瘤理论上也可造成分泌性腹泻,但影像学和内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显微镜下结肠炎可有大量顽固性水样泻,但结肠镜下黏膜却外观完好,本病例应考虑此病。因此在结肠镜下行多点活组织检查。然而显微镜下结肠炎难以解释患者IgG、IgA和IgM均明显低下。严重腹泻可造成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经肠道丢失,多以IgG为主,而IgA和IgM受影响较小,原因在于IgA在肠黏膜含量丰富,而IgM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透过肠黏膜的可能性较小。本例患者3类免疫球蛋白均明显降低,难以用肠道丢失来解释,而应考虑为体液免疫缺陷。下一步应重点评估免疫缺陷的性质及严重程度,明确其病因。
血清蛋白电泳见球蛋白比例为3.8% (正常参考值为9.1%~24.0%)。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未见单克隆M蛋白。 血IgE、IgD和血、尿免疫球蛋白轻链水平均在正常范围。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B淋巴细胞为0[正常参考值为(180~324)×106/L],CD4+T淋巴细胞为102×106/L(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为0.137),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为0.19 (正常参考值为0.90~2.00),CD8+T淋巴细胞异常激活。结肠黏膜病理检查示:HE染色见结肠上皮细胞脱落,表面附有较多细菌(图3),上皮内可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包涵体(图4)。革兰染色见结肠黏膜附着病原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异常。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成熟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余未见异常。
第三次临床讨论
结肠肠腔内虽有大量细菌,但结肠黏膜可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黏液,因此正常情况肠上皮表面并无细菌附着。本病例发现结肠上皮细胞不仅形态发生改变,其表面尚有大量细菌和CMV定植,提示免疫缺陷造成肠黏膜屏障功能严重受损。从组织学改变来看,肠道多重感染应该是患者长期顽固性腹泻的根本原因。本例患者不仅体液免疫受损,细胞免疫也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倒置。免疫缺陷症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本例患者发育正常,成年发病,既往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VID)等遗传性疾病可能性较小,应重点考虑后天性的病因,包括恶性肿瘤采用化学、放射疗法,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等。本例患者5年前曾行胸腺瘤手术,但术后并未行化学、放射疗法。患者HIV抗体阴性,且临床表现也不符合AIDS的特征。
老年男性出现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还应考虑浆细胞病。IgD型或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可产生大量异常单克隆M蛋白,并抑制IgG、lgA、IgM产生,造成这3种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本例患者心电图有低电压,曾怀疑是否为MM继发心肌淀粉样变性,但进一步检查并未发现MM的客观证据,考虑低电压可能为心包积液所致,后者很可能继发于长期消耗所引起的低白蛋白血症。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既往有胸腺瘤病史,结合严重免疫缺陷表现,高度提示—种罕见病——Good综合征。Good综合征以胸腺瘤、低免疫球蛋白血症、B淋巴细胞减少或缺如、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倒置为主要特征,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之相符。
给予患者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20g/d,并予亚胺培南0.5g(3 次/d) 抗感染和膦甲酸钠2.0g(3次/d)抗CMV治疗2周。血IgG水平升至正常范围,腹泻逐渐减少,2周后腹泻基本停止。随访半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质量增加10kg。随访期间又有两次腹泻发作,及时行IVIG治疗后均好转。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用于重症肌无力,手术后功能性肠胀气及尿潴留等。
健客价: ¥126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或推迟气管切开的时间。
健客价: ¥450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健客价: ¥16用于成人及5岁以上儿童,本药用于:①各种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急、慢性腹泻的对症治疗。用于回肠造瘘术患者可减少排便体积及次数,增加粪便稠度。也可用于肛门直肠手术后的病人,以抑制排便失禁。
健客价: ¥4止泻药。用于控制急、慢性腹泻的症状。用于回肠造瘘术病人可减少排便量及次数,增加大便稠硬度。
健客价: ¥5.5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健客价: ¥151.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22.5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健客价: ¥17治疗和改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各种消化道症状。
健客价: ¥33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如急、慢性腹泻等。
健客价: ¥19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健客价: ¥12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为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12适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16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健客价: ¥9.5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用于肺虚咳嗽,津亏口渴,自汗,盗汗;慢性腹泻。
健客价: ¥26固肠止泻,健脾温肾。用于因脾肾阳虚所致的慢性腹泻,腹痛,肢体倦怠,神疲懒言,形寒肢冷,食少,腰膝酸软;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71.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241.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241.成 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健客价: ¥12治疗和改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道症状。
健客价: ¥421.治疗低钾血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 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 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 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s综合征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或快
健客价: ¥6温补脑肾,益心填精。用于阳痿,抑郁,滑精,早泄,体虚,消瘦,神经衰弱。
健客价: ¥124健脾胃,助消化,用于小儿脾胃气虚,消化不良,体质消瘦。
健客价: ¥26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健客价: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