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胸腺瘤 > 胸腺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胸腔热灌注化疗 胸腺瘤临床表现

胸腺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胸腔热灌注化疗 胸腺瘤临床表现

2017-08-0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它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手术完全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即使是局部晚期的患者,但不包括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或肿瘤出现胸腔外扩散。

  胸腺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胸腔热灌注化疗

  胸腔内转移是胸腺瘤手术切除后的主要复发模式,目前的研究报道10-30%的胸腺瘤患者手术切除后10年内会出现胸腔内复发。对于这部分患者如何进一步治疗以达到较长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来自意大利的Ambrogi 教授等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EJCTS杂志上,研究者主要探讨了手术切除+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胸腺瘤胸腔复发的疗效。

  研究者前瞻性收集了胸膜腔转移且接受手术切除+胸腔热灌注化疗的胸腺瘤患者资料。患者手术切除后关闭胸腔,引流管连接到一个专用的胸腔热灌注机器,将胸膜腔内灌满盐水,逐渐加热至42.5℃。此时,注射化疗药物(阿霉素和顺铂),灌注时间为60min。

  该研究在2005-2012年间,连续纳入13例接受该治疗方案的患者(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46岁)。最初的Masaoka-Koga分期 IIA期2例,IIB期5例,III期5例,IV期1例。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47.2个月。9例患者存在副肿瘤综合征(8例为重症肌无力,1例为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除了1例患者未达到完全切除,其他患者均达到完全切除。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胸腔热灌注化疗,围手术期间无任何中毒症状。 平均随访时间为64.6个月,1例患者死于后续的全身化疗毒性反应,另外1例患者死于无病生存期间,4例患者再次出现胸腔复发(2例位于患侧,2例位于对侧),1患者出现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平均生存期为58个月,Kaplan-Meier法统计发现该组病例未达到中位生存时间,5年生存率为92%。

  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它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手术完全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即使是局部晚期的患者,但不包括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或肿瘤出现胸腔外扩散。完整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5年和10年存活率超过94.7和85.7%。

  尽管该肿瘤为惰性表现,但是10-30%的患者术后常会出现复发,胸膜转移为最常见的部位(> 90%)。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和Masaoka-Koga分期一致是胸腺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晚期原发性胸腺瘤(III期和IVA),多学科治疗似乎是最好的方法,诱导化疗后手术相比化疗和/或放射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好。胸腺瘤患者术后同侧胸膜腔复发较多见高达60%,报道的5年生存率为30-73%。

  该文的研究者认为手术切除+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胸腔复发的胸腺瘤安全可行。疗效方面似乎是可以接受,5年生存率为92%,但仍然需要多中心和更长的随访期予以证实,以确定其有效性。

  胸腺瘤临床表现

  像任何纵隔肿瘤一样,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小的胸腺瘤多无临床主诉,也不易被发现。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常有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

  胸痛的性质无特征性,程度不等,部位也不具体,一般讲比较轻,常予对症处理,未做进一步检查。症状迁延时久,部分病人行X线检查,或某些病人在体查胸透或摄胸片时发现纵隔肿物阴影。

  被忽略诊断的胸腺瘤此时常生长到相当大体积,压迫无各静脉或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表现。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剧烈胸痛,短期内症状迅速加重,严重刺激性咳嗽,胸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心包积液引起心慌气短,周身关切骨骼疼痛,均提示恶性胸腺瘤或胸腺癌的可能。

  胸腺瘤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MG)、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低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红斑狼疮、巨食管症等。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