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较局限的肺大疱,病人如无明显症状,不必急于考虑外科治疗,可随诊观察,有的病人可因小支气管阻塞消除,肺大疱也可随之消失。无症状的肺大疱不需治疗,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患者,主要治疗原发病变。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小儿肺炎后所产生的肺大疱,在肺炎治愈后也多可自行消失,这类肺大疱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肺大疱体积大,占据一侧胸腔的70%~100%,临床上有症状,而肺部无其他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肺大疱可以使受压肺组织复张,呼吸面积增加,肺内分流消失,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气道阻力减低,通气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可以改善。
手术中应尽可能多的保留健康肺组织,力争只做肺大疱切除缝合术,或局部肺组织楔形切除术,避免不必要的肺功能损失。
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可以经胸穿、胸腔闭式引流等非手术疗法治愈,但反复多次发生的自发性气胸应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中结扎或缝扎肺大疱,同时可使用2%碘酒涂抹胸腔以使胸膜粘连固定,防止气胸复发。
合并血气胸的患者临床症状有时很重,常有胸痛、呼吸困难,同时也会有内出血的一系列表现,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时间内采取非手术措施,如输血、胸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应果断地行开胸探查。此时往往有较大的活动出血,非手术治疗观察时间过长常常延误病情,预后不如手术止血好。
肺大疱外科治疗的原则,是既要解除大泡的压力,又要尽可能保存有功能的肺组织,不可轻易进行肺切除术。常用的手术方法如下:
(一)大疱切除术:若肺组织无其它病变,应采用单纯大疱切除。如同时有小疱存在,则可于其基底部 用丝线加以结扎或缝合。
(二)肺叶切除:若大疱所在的肺叶肺组织已明显萎缩或有炎性病变,留之无益,则应作肺叶切除。
肺大疱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炎症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临床上常与肺气肿并存。在炎症,细支气管发育异常或肺气肿的基础上,由于细小支气管的活瓣样阻塞,肺泡内压增高膨胀,肺泡壁破裂并互相融合形成囊泡性改变,称为肺大疱。
肺大疱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见于小儿,因先天性细支气管发育异常,黏膜皱壁呈瓣膜状,软骨发育不良,若细支气管发生炎症、水肿、黏液堵塞,形成局部活瓣作用,而使局部肺泡内压增高,形成肺大疱。后天性肺大疱是由于细支气管炎症、水肿,形成局部阻塞性活瓣机制,远端的肺泡腔不断扩大,肺泡内压增高,引起肺泡间隔破裂融合成大气腔。因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肺大疱的数目、大小、分布范围因人而异。大的张力性肺大疱可占据一侧胸腔,压迫肺组织,将心脏、气管、纵隔推向对侧,甚而形成纵隔肺疝凸向对侧胸腔,临床呈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心力衰竭。肺大疱亦常破裂而成自发性气胸。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