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肺大疱 > 肺大疱的形成及发病机制 诊断肺大疱的主要方法

肺大疱的形成及发病机制 诊断肺大疱的主要方法

2017-05-0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肺大疱是一种在临床中较常见的肺部疾病,肺大疱增大,可使肺功能发生障碍,巨大肺大疱,导致胸闷、气短,继而呼吸困难。另外,肺大疱患者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肺大泡又叫大泡性肺大泡,肺大泡一般继发于细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大泡和肺结核,临床上最常与肺大泡并存。专家表示,肺大疱是由于肺泡高度膨胀,肺泡壁破裂并相互融合而形成,一般是由小支气管的活瓣性阻塞所引起,与肺气肿的形成机制相同,但程度较重。

  【肺大疱的形成】

  肺大泡通常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粘膜有水肿,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因之肺泡内压力增高。在正常情况下,肺泡间有侧支呼吸,虽有支气管部分阻塞,肺泡内压力不致过高。但在炎症状态下,肺组织也有损坏,肺泡间的侧支呼吸消失,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

  【肺大疱的发病机制】

  由于肺大疱的壁甚薄,由肺泡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或仅为纤维性膜。可与多种肺气肿并存,常见于间隔旁侧或细叶旁肺气肿,可伴或不伴炭末沉着,分别见于煤矿工人尘肺和瘢痕组织肺气肿。肺大疱分为3种病理形态。

  Ⅰ型:多发生于中叶或舌叶,也常见于肺上叶,可能由于该部位胸腔负压大,突出于肺表面,并有一狭带与肺相连又称为狭颈肺大疱。因为支气管瘢痕组织形成的活瓣性阻塞,肺大疱体积增大系由于肺泡侧支通气和气体滞留。Ⅰ型肺大疱壁薄,常由胸膜和结缔组织形成,常规X线胸片即可发现肺大疱的存在。

  Ⅱ型:在脏层胸膜与气肿性肺组织之间。是宽基底部的表浅肺大疱位于肺表层。肺大疱腔内可见结缔组织间隔,但它不构成肺大疱的壁,可见于肺的任何部位。

  Ⅲ型:是宽基底部深位肺大疱。结构与Ⅱ型相似,但部位较深,周围均为气肿性肺组织,肺大疱可伸展至肺门,可见于任何肺叶。

  以上是针对“肺大泡的形成与发病机制”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吴勇主任表示这种疾病的危害性较大,希望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吴勇主任特别提醒患者朋友,如果身体不适,要尽早的去的医院检查,以此确定病情,尽早的采取治疗。

  肺大疱是一种在临床中较常见的肺部疾病,肺大疱增大,可使肺功能发生障碍,巨大肺大疱,导致胸闷、气短,继而呼吸困难。另外,肺大疱患者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大疱形成后,症状会加重,但只要手术切除就会缓解病情。

  患者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大疱的主要方法。

  表现特点是肺透亮度增强,见有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薄壁空腔。腔内肺纹理稀少或仅有条索状阴影,肺大疱周围有受压致密的肺组织。大的肺大疱可看上去类似气胸,鉴别困难。但后者透亮度更高,无肺纹理可见,且肺组织向肺门方向压缩,强度与肺大疱相反。

  CT是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可减少肺大疱在立体位的重叠影,能显示大疱的范围,也有助于与气胸鉴别诊断。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