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气管扩张 > 呼吸功能锻炼能帮助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复

呼吸功能锻炼能帮助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复

2017-02-26 来源: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心胸外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呼吸训练可减缓呼吸频率,进一步改善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促进气管内痰液排出,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肺通气功能。
  心胸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即使很多时候手术做得很炫酷,病人和家属对医生的医术并不认可,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呼吸的疼痛,它可降低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所以呼吸功能作为对心胸外科手术影响最大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引起关注。
 
  术前或术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复,益处多多。
 
  呼吸训练的益处

  1.可提高肺功能
 
  呼吸训练可减缓呼吸频率,进一步改善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促进气管内液排出,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肺通气功能。同时提高心脏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物质代谢,提高机体对体力活动的适应性,缓解胸闷、气短、气急等症状。
 
  2.提高手术耐受力
 
  术前患者的呼吸运动训练,达到自主支配呼吸肌活动的目的,术后主动管理呼吸,克服因切口疼痛而抑制的呼吸运动。腹式缩唇呼吸法促使更多肺泡参与气体的交换,促进肺内血液循环。有效的咳痰训练,利于清理呼吸道、促进肺膨胀,改善通气和供氧,起到术前改善肺呼吸功能,提高手术耐受能力,术后促进肺呼吸功能恢复的作用。
 
  3.降低术后并发症
 
  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肺间质常不同程度水肿,肺泡萎缩使肺泡内分泌物积存,对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产生影响,引发不同程度的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术后患者一般需在人工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下恢复肺功能,通过呼吸功能锻炼,使呼吸肌群力量逐渐加强,肺顺应性增加,保障有效通气,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肺部坠积性炎症、渗出和感染,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为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下几种方式的呼吸功能训练:
 
  爆发式咳嗽
 
  术前患者取站位或半卧位,深吸气-屏气-关闭声门,增加胸腔内压力,突然开放声门,收缩腹肌使痰液快速从肺内冲出,即“咳嗽三步法”。每日3-5次,每次5-10min。
 
  小声咳嗽或发声咳嗽
 
  患者深吸气后轻轻小声咳嗽或发声咳嗽,将痰液咳出。术后对于体质虚弱、咳嗽无力、痰液粘稠者,尤其老年患者及吸烟史较长者,可配合雾化吸入。
 
  腹式呼吸
 
  患者两手分别放于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凹下,胸部保持不动,呼吸应深而慢。腹式呼吸可增加膈肌的运动,使肺泡充分膨胀。增加气体交换,提高通气功能。
 
  缩唇呼吸
 
  闭嘴经鼻吸气,呼气时将唇收拢成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的通过缩窄的口唇,尽量将气呼出,吸呼比1:2或1:3。告知患者可假想前面15~20cm处有蜡烛火焰,缩唇呼出的气流能使之倾斜而不熄灭为宜。缩唇呼吸可防止小气道过早关闭,减少肺泡内残气量,增加有效通气量。
 
  呼吸操
 
  术前导患者取站位,全身肌肉放松,平举上臂吸气,双臂下垂呼气,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可与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每日3~5次,每次5~10min。也可每日练习爬楼,以不引起心慌、气急为度,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吹气球法
 
  人工阻力呼吸训练,是一种传统的呼吸训练方法。选择合适的气球,一般容量800~1000ml。深吸气后尽量将肺内的气体吹入气球,直至吹尽为止,每日3~5次,每次3~5min。此法可增加呼吸功能训练的趣味性,可增加患者训练的信心。
 
  其实方法很简单,关键是患者配合医生的指导,家属予以支持并监督,这对心胸手术后病人能不能顺利康复很重要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