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哮喘样发作的治疗是否该用抗生素?
一项对7251个家庭(≥1个1-5岁儿童)的电话调查显示,在近6个月内,大多数儿童因呼吸道症状(67%咳嗽,78%喘息,83%呼吸困难)接受药物治疗,其中34%的儿童接受了抗生素治疗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
支气管哮喘要注意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铁。饮食中应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这些食品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而且又无增痰上火之弊,对增强病人体质有利。
一项对7251个家庭(≥1个1-5岁儿童)的电话调查显示,在近6个月内,大多数儿童因呼吸道症状(67%咳嗽,78%喘息,83%呼吸困难)接受药物治疗,其中34%的儿童接受了抗生素治疗2。
是在门诊大约只有三成左右的哮喘患者治疗走上“正轨”,其余七成患者依旧徘徊不定,试图寻找哮喘病的治疗秘方,彻底“去根”。许多患者存在“信巫不信医”的行为,不到正规医院看病,盲目偏信一些没有批准文号的“祖传秘方”、“中药胶囊”等药物。
愿意让孩子服用一些抗生素进行所谓的“抗感染”;还有的家长不按照医嘱,随便停药或加药。这些都是哮喘治疗的极大的忌讳,希望大家能纠正这些错误的观点,否则对孩子的病情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调查表明,哮喘的好发年龄在六岁以内,1-5岁的患病率为1.83%-1.20%,学龄期后患病率逐渐下降,14-15岁时患病率为0.29%。从这份调查资料来看,确实有部分哮喘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发病。
哮喘是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由各种不同的抗原所引起,常在幼儿期起病。患儿中男多于女。毛细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增多,致使毛细支气管腔狭窄,造成呼吸困难,是发病的基础。气候变化及情绪激动常能诱发症状。
哮喘儿童的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然而,约有20%的患儿则会在成年后出现更严重的症状。近日,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年时期哮喘持续发作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会增高。
以左手握患儿之左手掌,使其掌心向上,手指背伸,以右手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自食指至小指,在四横纹穴上往返推100-200次以左手持患儿左手,使其掌心朝上,以右手拇指端揉板门穴200-300次。
清淡饮食;猪瘦肉、鸡蛋、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新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西红柿、山药、莲子、橘子、蛋黄、奶油等;补肺、健脾、培肾的食物,如杏仁、核桃仁、罗汉果、豆腐、枸杞子、茯苓、动物肺、脾、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