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哮喘病人越来越多,该病严重的危害到了患者的健康,并且带给他们较多的伤害,而诱发哮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大家需要将此病的病因重视起来才可以,究竟有哪些原因诱发了哮喘疾病的出现呢。
引起哮喘的原因:
(1)室内变应原屋螨是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室内变应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发病因素。常见的有4种:屋尘螨,粉尘螨,宇尘螨和多毛螨。90%以上螨类存在屋尘中,屋尘螨是持续潮湿气候最主要的螨虫。主要抗原为derpi和derpⅱ,主要成分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或酪氨酸蛋白酶。家中饲养宠物如猫、狗、鸟释放变应原在它们的皮毛、唾液、尿液与粪便等分泌物里。猫是这些动物中最重要的致敏者,其主要变应原成分feldl,存在猫的皮毛及皮脂分泌物中,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危险因子。
蟑螂为亚洲国家常见的室内变应原;与哮喘有关的常见为蟑螂美洲大蠊、德国小蠊、东方小蠊和黑胸大蠊,其中以黑胸大蠊在我国最为常见。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变应原之一,特别是在阴暗、潮湿以及通风不良的地方,常见为青霉、曲霉、交链孢霉、分支孢子菌和念珠菌等。其中链格孢霉已被确认为致哮喘的危险因子。常见的室外变应原:花粉与草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室外变应原。木本植物(树花粉)常引起春季哮喘,而禾本植物的草类和莠草类花粉常引起秋季哮喘。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为豚草花粉;北部主要为蒿草类。
(2)职业性变应原可引起职业性哮喘常见的变应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饲料、茶、咖啡豆、家蚕、鸽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异氰酸盐、邻苯二甲酸、松香、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
(3)药物及食物添加剂阿司匹林和一些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是药物所致哮喘的主要变应原。水杨酸酯、防腐剂及染色剂等食物添加剂也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蜂王浆口服液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国家和地区广泛用来作为健康保健品的食物。目前已证实蜂王浆可引起一些病人哮喘急性发作,是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哮喘的护理办法:
1、避免诱因,有哮喘患儿的家庭切忌不能养小动物以免诱发哮喘发作。首先要在天气变化或寒冷时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风寒,尽量不要感冒,要特别注意颈部的保暖。有好些孩子对羊毛及化学纤维制品过敏,所以最好给孩子穿纯棉织品。有条件的还可以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测定,有针对性进行预防。
2、环境要求,居室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室内的刺激物如烟草、家用喷雾剂、油漆等,应尽量避免让患儿接触。春秋季节,避免去花草丛中。
3、饮食原则,一般提倡小儿食物的选择应遵循“六不过”原则,进食不宜过咸、过甜(如巧克力)、过腻(如动物脂肪)、不宜过激(如冷、热、辛、辣、酒、浓茶等)、也不宜过敏(如海鲜、牛奶、鱼虾等),个人视过敏情况而定,进食不宜过饱。有条件可适当补充含镁食物如海带、芝麻、核桃、花生、大豆及绿叶蔬菜等,宜食大枣、梨、桔、杏、罗汉果、莲子、萝卜等,当然也要结合本人的具体情况。平常应多喝水。
家庭护理可从以下几点注意:
注重饮食调理
对哮喘孩子总的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营养平衡。可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少吃过甜、过咸、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尤其是对辛辣、煎炸、肥腻之品要绝对忌食;不吃寒凉食品,尽量不吃含添加剂、调味品太多的食品。中医理论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说身体一旦受了寒,饮入寒凉之品,均可伤及人体的肺脏,而咳喘类疾病多因肺部疾患引发的肺气不宣、肺气上逆所致。同时,身体受寒或是饮食寒凉,亦可伤及孩子的脾胃,而脾胃与肺是母子关系,脾胃虚弱必然影响到肺,再者脾胃弱可以导致孩子消化吸收的障碍,直接生痰,痰阻肺络就可以导致哮喘的发作。
减少环境致敏因素
每天要保持居室清洁、通风。床单被褥及枕头要常清洗,避免使用鸭绒或化纤被褥,内衣裤最好采用棉制品。对螨虫过敏的孩子不要长时间接触毛绒玩具,室内不要铺地毯,床上用品不要使用毛毯及纤维纺织品。不要在居住环境内养宠物及种植致敏的花草、花卉。因为动物皮毛、排泄物、唾液,以及植物花粉都可能导致过敏。室内的刺激物如烟草、家用喷雾剂、油漆等,也应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商场等。
加强体质锻炼
加强锻炼能促进哮喘孩子的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温度和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还能促进食欲,加快身体的恢复。耐寒力锻炼对哮喘很有好处,如夏季时参加游泳,冬天选择慢跑、晨操、打球等项目。其次是平时要常进行肺功能锻炼,如大声唱歌、大声阅读,也是非常有益的。当然,锻炼计划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有关专家指导进行更好。
保持良好的情绪
家长应尽量创造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从小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让孩子的心境平和、开朗,处处感到家庭的亲情,这样有助于孩子远离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因为哮喘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常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因此家长应特别注意调节孩子的情绪状态。由于哮喘属慢性病而且易反复发作,家长应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训斥和恐吓,不要动辄就对孩子发脾气。对较大的孩子应让他们多了解自己的病情、预后。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自觉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