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关注 > 资讯 > 可怕,你居然把哮喘当感染治?

可怕,你居然把哮喘当感染治?

2017-03-06 来源:呼吸管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化脓性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炎症细胞是中性粒细胞,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病变部位主要在小支气管。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其患病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攀升,总患病人数已超过3亿。据估算,我国目前至少有2000万哮喘患者,患病人群分布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中以儿童及老年人居多。

  “名医不治喘”道出了治疗哮喘的困难性,但其实这也是对哮喘治疗的一种误解。哮喘虽然难以根治,但可以控制。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通过长期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良好控制。

  不容乐观的是,我国仅不足5%的哮喘患者得到规范化治疗,过半患者有多项指标达不到GINA所要求的控制目标。不少患者哮喘被误认为是“气管炎”而使用抗生素;有些老病友错把哮喘缓解的“功劳”记在抗生素上,一犯病就凭“经验”主动要求医生“用消炎药”;有些父母对孩子反复的“咳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发作时就买点“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等。

  出现这个用药误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误区一

  哮喘由感染引起,要用抗生素治疗!

  化脓性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炎症细胞是中性粒细胞,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病变部位主要在小支气管。

  它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了植物花粉、动物皮毛、食物等物质后,有些虽然找不到明显的过敏物质,但同样在体内产生一种过敏抗体(IgE),它是血清中最少的免疫球蛋白。这种抗体以不同方式激活支气管粘膜中的炎症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当再次接触到上述致敏物时,引起炎症细胞反复释放组胺、白三稀等多种炎症介质,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并引起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患者的气道对外界刺激(如冷空气、气候变化、运动、食物或药物等)非常敏感,可以引起支气管痉挛、气流受阻、呼吸不畅,临床表现为广泛多变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并且常常有夜间因为胸闷憋醒,尤其在环境、气候变化或有异味等情况下,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哮喘的气道炎症,无论缓解期还是急性发作期都长期存在,所以哮喘需长期管理和治疗。

  抗生素对于变态反应性炎症是无效的。糖皮质激素则能抑制炎症细胞,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减轻炎症,是哮喘治疗的基础。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直接到达炎症部位,在微量的情况下即可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避免了全身应用激素的副作用,是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

  引起哮喘发作的诱因错综复杂,有些甚至与致病因素相互交错。常见的有尘螨、花粉、动物变应原、刺激或有害气体、职业性化学物质、食物、药物、气候、月经和妊娠等。这些诱因都不属于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是没有必要的。

  尽快找出哮喘诱发因素,脱离可能的致敏环境,远离致敏物质,是预防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对过敏原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脱敏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呼吸道感染也是哮喘发病和发作的常见诱因,如婴幼儿哮喘中绝大多数是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其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抗生素治疗也是无效的。

  在季节性流感高发期,大约40%的哮喘发作和流感病毒有关,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和重症哮喘患者。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很好地保护哮喘患者。

  真正与细菌感染有关的哮喘发作很少,仅不足5%。因此,哮喘急性发作时没有客观分析是否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就千篇一律地“常规”使用抗生素是错误的。一些哮喘患者之所以会感到应用抗生素能够缓解症状,是由于哮喘急性发作时部分医生常同时给予抗生素、氨茶碱和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而患者则错把氨茶碱和激素缓解哮喘症状的“功劳”记在抗生素上。

  误区二

  我只是咳又不喘,我得的不是哮喘!

  临床上将一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认为是“支气管炎”,也是导致某些患者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原因。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哮喘发作都有“喘”,部分哮喘可能以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而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如果咳嗽持续发生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并且有以下几个特点,就要考虑到哮喘的可能:

  1、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少;

  2、化验或者其他检查表明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或长期的抗生素治疗无效;

  3、支气管扩张剂可以使发作减轻;

  4、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

  5、运动、冷空气过敏原或者病毒性感染等诱发发作;

  6、有季节性,多见于春秋两季且反复发作;

  7、胸部X线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加但无其他器质性改变。

  对可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应该进一步行肺功能测定、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以明确诊断。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往往难以配合肺功能检査,医生的经验判断就显得格外重要。秋冬季节更替,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明显增多,如果发热、流涕等症状都已好转,而咳嗽久治不愈,对此要引起重视,应及时诊断或排除哮喘,以免延误治疗。

  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错把变态反应性炎症当成细菌性炎症;错把诱发、加重哮喘发作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当成细菌感染;错把哮喘缓解的“功劳”记在抗生素上;错把咳嗽变异性哮喘当成“支气管炎”误诊误治等,导致某些哮喘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

  无指征地使用抗生素,给机体带来的巨大危害,既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肝肾功能损坏、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甚至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的产生。此外,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在6月龄之前使用抗生素,儿童期罹患哮喘的风险将增加70%以上。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

  1、重度或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

  2、副鼻窦炎导致的哮喘加重;

  3、为了减少激素依赖性哮喘糖皮质激素用量: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证据:如痰菌阳性、血白细胞增高、咳脓痰等。

  患者也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长期、规范化用药,争取获得哮喘治疗的最佳疗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