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中国哮喘联盟联合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在北京召开“2016世界哮喘日”新闻发布会。从2007年开始,“世界哮喘日”的主题变设定为“哮喘是能够控制的”,已延续至今10年不变!
在发布会上,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林江涛教授解释,“主题是符合当前对于疾病防治的客观认识”。
全球哮喘指南定义的哮喘治疗目标
2015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指南指出,哮喘的控制不仅仅要控制短期症状,更要注重预防长期风险。
控制短期症状包括:完全控制哮喘症状;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活动能力正常。
预防长期风险包括: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中国哮喘控制现状:控制率仅4成
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仅仅40.51%的哮喘患者实现了疾病的完全控制,42.58%的患者实现了部分控制,仍有16.91%的患者未得到控制!
此外,更有80%的哮喘死亡案例可以通过疾病教育掌握正确控制哮喘方法而避免悲剧的发生!也就是说,每5位因哮喘死亡的患者,至少有4位可以通过改善和加强日常管理而获得生机。
“哮喘属于良性疾病,只要你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哮喘能得到很好控制,哮喘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完全和正常人一样。”林江涛教授强调。
重度哮喘治疗获得重大进展!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支气管哮喘近年来备受关注。该项治疗技术建立在气道平滑肌增生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之上,通过射频消融的方法削减增殖和积聚的气道平滑肌,以达到阻断气道平滑肌介导的支气管收缩反应,减少急性发作。
“支气管热成形术”是针对难治性哮喘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国外已有多项针对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提示支气管热成形术可以减少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急诊就诊和住院,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在林江涛教授带领下,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于2014年3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难治性哮喘,目前该技术团队已完成158例次支气管热成形术手术,是国内乃至亚太地区开展手术病例最多的医院。
截至目前,支气管热成形术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46个治疗中心,已经完成对191个病人的482次治疗。
通过国内最新临床数据显示,重度哮喘发作患者例数由治疗前1年的11人减少为治疗后1年的6人;发作累计例次数也由76次减少为16次;因急性发作而住院的累计例数由56次减少为6次!
随着支气管热成形术在中国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将会为更多的哮喘患者带去希望,同时,也为呼吸科多年来在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诊断治疗优势方面增添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