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是,吃能吃出哮喘,更恼人的是,就连动也能动出哮喘来,那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吃、还要不要动了?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玩死人不偿命“运动型哮喘”!
运动型哮喘的“德行”:
1)运动型哮喘又称为“运动诱发性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较成人明显,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哮喘;
2)多数患者在剧烈运动开始后6~10分钟、运动停止后2~10分钟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仅出现头痛、腹痛、肌肉痉挛、疲劳及运动中异样的感觉等;个别于运动后2~4小时发作,为“运动诱发的迟发型哮喘反应”。
3)多数在30-60分钟内自行缓解,也可通过药物缓解;
4)有趣的是,约半数患者有反拗期,即在运动性哮喘发作后2~4小时内如再次做同样运动,不会再有哮喘发作或没之前那么严重。
关于运动型哮喘的机制和危害:
关于运动型哮喘发生机制的问题,专家们至今仍在吵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不少学者以为是由于运动引起过度换气、呼吸道水分和热量丢失、局部渗透压和温度急剧改变等,导致支气管痉挛所致。不过,这个连专家也不能下定断,妈妈们可以翻过这一段儿了。
运动型哮喘跟其他的支气管哮喘一样,它的危害跟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控制的情况密切相关。如果控制不好的话,也会像其他类型哮喘一样出现不可逆转的气道重塑,甚至进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或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总之,和其他哮喘一样,运动型哮喘很多时候都是被诱发发作的,其治疗也要坚持及时、长期和规范,直到病情得到控制。今天先到这里吧,相信妈妈们心中还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患上运动型哮喘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运动?嗯,先卖个关子,后面我们再继续这个话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