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强化管理可正常生活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全球最大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联合启动“1型我行”公益活强化管理动,为1型糖尿病小患者及家属搭起互助的平台,疏解心理负担。
口渴、乏力、能吃、体重下降,一晚上能喝下一桶4升的饮料……一系列的症状发生在23岁的开发区女教师沈霞(化名)身上一个月之久,但她却一点也没往糖尿病上想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这些症状都无情的折磨着糖尿病患者,给众多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深,特别是对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存在疑惑,糖尿病就糖尿病呗,还分那么详细干什么呢?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全球最大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联合启动“1型我行”公益活强化管理动,为1型糖尿病小患者及家属搭起互助的平台,疏解心理负担。
家长往往认为辅食比母乳更有营养,影响孩子的健康,但是生活中也要注意了解糖尿病的常识问题,糖尿病的症状表现人们不要忽视。殊不知,过早添加辅食并不是科学的做法。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前人们一直关注的是2型糖尿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呼吁,应该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消除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入学和就业歧视,1型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做好血糖监测。
孩子本来处于精力较为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该多动,但突然在一段时间内老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户外活动,精神较为委靡,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前兆。今天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在出现糖尿病前的症状。
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目标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即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和满意控制代谢水平(即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年龄较大的患者也可加用二甲双胍和抑制剂类药物。
饮食热量分布合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配合理。每餐均有谷类、肉类、油类,且要定时定量,这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一段时间以后,若血糖仍然不降,则饮食应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