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每天郁郁寡欢,不知该怎么办,尤其是面对那一堆堆的药品,实在是快乐不起来,担心自己的寿命不长,那糖尿病人究竟能活多长呢?
目前各种常用降糖药的降糖机制不同,疗效各异。因此,为使患者血糖早期持久达标,联合用药时应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早期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从而实现血糖更快更持久的达标。
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多种疾病,如某些肿瘤(生殖和消化系统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同属于“生活方式病”,具有共同的发病土壤,从长远 “投入/产出”和“实用价值”角度而言,仅以预防为目标的研究不经济并缺少实用价值。
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是分别针对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设计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旨在明确强化血糖控制与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数十年来,糖尿病诊断一直是基于血糖标准,包括空腹血糖(FPG)、随机血糖(RPG)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血糖检测为基础的诊断方法是目前糖尿病筛查和开展防治工作的主要手段。
在以往的糖尿病治疗模式中,首先干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其次服用单药治疗,再次联合用药,还无法使血糖达标才使用胰岛素治疗。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任重而道远。
库欣综合症诊断指南在库欣综合征诊断的各个方面达成共识,具有指导作用。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差异,以及医疗保健系统差异,指南中的部分内容尚须进一步研究。
不同危重患者降糖目标与预后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揭示。总之,目前危重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尚无定论,但应防止两个极端,即不加控制的高血糖,或者过分严格地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