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百科 > 吹冷空调会诱发"汗斑" 夏天有些皮肤病不得不防

吹冷空调会诱发"汗斑" 夏天有些皮肤病不得不防

2014-08-19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夏日炎炎,紫外线增强,昆虫和细菌大量繁殖,恼人的皮肤病随之而来。市李惠利医院皮肤科专家毛薇说,最近看皮肤科的市民特别多,一天就有100多个。市六院皮肤科吴忠孝主任医师介绍说,夏季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大类:真菌、紫外线、虫咬,市民要注意防范。

  防真菌,冷空调也会吹出“汗斑”

  34岁的刘先生每天上班就是坐在办公室,很少运动,出汗机会也少。近段时间,他的脖子、上胸、背部和腰部长出了灰白色鳞屑。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汗斑。这让小刘很纳闷,自己都不出汗,怎么会得汗斑呢?

  市六院皮肤科吴忠孝主任医师说,男性的汗腺相对比较发达,因此流汗量较大,户外的高温环境让男人汗流浃背,这是汗斑的一个诱因,但坐在办公室里吹冷空调也有可能患汗斑。

  吴医生说,不要认为只有出汗者才会患汗斑,如果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同样会患汗斑。汗斑又叫“花癍藓”,它是一种慢性真菌感染性疾病。这种真菌最适合在28℃下存活。这是吹冷空调患汗斑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长时间蜗居在冷气环境下,又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甚至出现脱水现象,人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真菌菌群失调,就可能会诱发汗斑。

  吴医生说,汗斑、脚气、股癣等皮肤病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病,也是夏季真菌感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应特别注意身体清洁,并随时保持皮肤干爽。选择吸汗透气的衣物,以棉质及丝质为好,避免紧身不透气的衣裤,鞋袜勤换洗并保持干燥。

  天气炎热,容易流汗的人最好选择透气性好的藤椅或木椅就坐;在公共区域不要赤脚行走,多穿凉鞋也可降低罹患脚气的机会。

  吴医生提醒,万一受到感染类似真菌,应及早就医,配些口服药物及外用抗霉菌药物都会有很好的疗效。如果发现同住的家人或室友也有类似症状,应同时治疗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防紫外线,吃雪菜年糕变“关公脸”

  前几天艳阳高照,王女士在户外做志愿者时,发觉脸上痒痒的,以为被小虫子叮咬了,就没多在意,后来感到脸部有突起物,用随身携带的镜子一照,吓了一跳。她看到脸上、脖子上密布了针尖状的红点,还夹杂着脓样水疱,脸蛋成了京剧脸谱上的“关公”。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得了光敏性皮肤病。医生问她是不是吃了芒果或者菠萝等光敏性食物,王女士说没有。后来在医生的提醒下,她想起来了,这几天单位发了一箱雪菜,家里天天做雪菜佳肴,早餐是雪菜年糕,晚餐是雪菜黄鱼。发病那天早上吃了雪菜年糕。

  市李惠利医院资深皮肤科专家毛薇主任医师说,夏天,紫外线较强,要少吃那些具有光感性的瓜果蔬菜,以避免光敏作用产生。光感性食物被人体吸收后,所含的光感性物质会进入皮肤,再被阳光照射,就容易与日光产生反应,引起皮肤红肿、起疹等过敏症状。

  除了雪菜,还有莴苣、荠菜、芹菜、菠菜、香菜、油菜、芥菜等都属于光感性蔬菜;水果中的芒果、菠萝、无花果、柠檬等具有光感性;海鲜类包括田螺、泥螺、蟹类、贝类。食用这些食物后,市民应注意避免日照,对过敏体质严重的人来说,应尽量避免食用。

  毛医生说,由于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的还有:光毒性反应,也就是俗称的“晒伤”;光化性唇炎,一般下嘴唇出现严重脱皮脱屑的情况;色素性皮肤病,如黄褐斑和雀斑在夏季颜色愈发加深。

  毛医生提醒,夏季出游或者长期从事户外工作,平常要先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现皮肤上有丘疹、水疱和脓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防虫咬,皮肤上的隐翅虫打不得

  毛医生说,最近一段时间来看丘疹状荨麻疹的病人很多,昨天上午就有好几个。毛医生说,丘疹状荨麻疹90%的原因是被虫叮咬,而患者往往毫不知情。如果不找出过敏源,不及时清理的话,会延误治疗。

  有位63岁的张女士手臂起了一排黄豆大小的丘疹,瘙痒难耐。毛医生问她,这种皮肤病十有八九是接触了小虫子。张女士觉得莫名其妙,“我家那么干净怎么可能被虫咬?”

  毛医生让她好好想想,找到患病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在毛医生的提醒下,张女士说,自己退休在家平常闲着没事,就在小区里溜达,看到小区里的野猫,就拿食物喂它们,有时候野猫很调皮,会蹿到张女士的身上。而这些野猫身上很有可能带有跳蚤。

  毛医生说,被虫咬之后除了患丘疹状荨麻疹外,常见还有隐翅虫皮炎,这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好发于头面、颈、胸背、四肢等外露部位,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比较多见。

  毛医生讲了最近的一个病例:

  吴女士早上起来感觉额头灼痛,赶紧起床到镜前一看吓了一跳,怎么好好的额头仿佛烧焦了一块,上面有点状脓疱并有些溃烂。这让她想不明白了,床上、枕边没有什么刺激性的东西呀?

  毛医生检查后,诊断为“隐翅虫皮炎”。

  那么,隐翅虫到底长什么样?毛医生说,其为蚁形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入室后在灯下飞行,当跌落、停歇在人体或桌面等物体时,被拍打或捏碎时,其酸性很强(PH1~2)的体液接触皮肤数小时内即可引发接触性皮炎。隐翅虫停歇皮肤上并不发病。

  因此,如果隐翅虫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击,先将隐翅虫打落在地,再用脚踩或是用纸或塑料袋将其处死,放到垃圾桶。

(实习编辑:陈校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