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一些人一接触冷风冷水,身上就会起大片的疙瘩,又肿又痒,不过几个小时,又消散得无影无踪,一遇冷却又反复发作。
李黎明主任提醒:这或许是荨麻疹在作怪,患者一定要及时查找过敏原,对症治疗,以免转为慢性。
01、最爱在冬季找麻烦的2种荨麻疹
荨麻疹多发于春季,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季节就是“安全期”
寒冷性荨麻疹和接触性荨麻疹多在冬季肆虐
冬季气候干燥,皮肤免疫力也相对下降,
加上寒风、过敏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荨麻疹就有可能趁虚而入。
其中,有两种荨麻疹最易在冬季发作:
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是指在天气寒冷时,人接触凉水或在外面吹了凉风后起一身的风疙瘩,也有人从寒冷的室外,一走进暖和的房间就浑身发痒,尤其洗过热水澡后,前胸和手臂上都会浮起一块块红斑,奇痒无比。
专家表示,寒冷的天气是导致这种荨麻疹最主要的诱因!!
接触性荨麻疹
与寒冷性荨麻疹不同,接触性荨麻疹与过敏原相关。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不少市民用添衣加被的方式防寒保暖,殊不知,衣物和棉被的材质也可能是过敏原。
02、患者:为什么停药二三天荨麻疹就复发
“为什么我恰氯雷他定等治疗荨麻疹的药,本来荨麻疹好了,但只要停二三天就又复发了?”经常有患者朋友提问。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简单,因为这涉及到较专业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专业术语较多,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患者也听不太懂。
今天,我尽量用较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伙作一个简单分享,希望您有个大致了解。
无论是静脉给药还是口服药物,几乎都在肝脏代谢,肾脏排出
因关于药物代谢时间
口服的药物,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大约1一3小时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最高值,然后,药物在经过肝脏时,被肝脏进行转化后再经过肾脏随小便一起排出。
从而在体内的药物浓度将会逐渐减少,这种药物浓度减少的速度有快有慢,为了描述这个药物浓度减少的速度,医学上用"半衰期"这个词,就是用药后,从最高浓度下降到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