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百科 > 敏感肌皮肤的概念与诊断

敏感肌皮肤的概念与诊断

2018-08-12 来源:舒敏课堂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

好像无论什么季节,敏感肌的妹子们都是愁容满面的,因为自己的敏感肌肤问题频频出现,而且好像一直处在防不胜防的状态,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大家对敏感性皮肤的认识,聚美丽学院特意邀请到了原陆军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科专业15年的丛林医师来给我们介绍敏感肌皮肤。

以下是课程实录:

敏感性皮肤概念的争议

●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

敏感性皮肤: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

国内共识强调敏感性皮肤是一种亚健康皮肤状态,具有敏感性高、耐受性差和高反应性三大特点。

●国际敏感性皮肤专家共识

敏感性皮肤指对于常规刺激(正常状态不出现异常感觉)出现不适感觉(包括:刺痛、烧灼、疼痛、瘙痒及麻刺感)的一种综合征;该不适感不能被任何皮肤病相关皮损所解释,皮肤外观可正常或伴有红斑;敏感性皮肤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特别是面部。80%以上累及面部,44%累及头皮。此外,还可累及外阴。

该共识由国际上“敏感性皮肤”研究方面的领军人-法国Misery教授组织制定。

●敏感性皮肤概念的争议:是否为一独立疾病?

国际共识将敏感性皮肤定义为一种独立综合征,但同时提出敏感性皮肤与一些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等)或特应性体质(过敏体质)相关。该共识未明确指出敏感性皮肤是否为一种独立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Misery教授在2016年的一篇综述中指出敏感性皮肤是一种临床症状,是自我报告的面部不适感觉,包括紧绷感、刺痛、灼烧、麻痛感和瘙痒等。敏感性皮肤可能发生在正常皮肤、皮肤屏障障碍、或是作为面部皮肤病(如酒渣鼻,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的症状的一部分。

●敏感性皮肤到底是一独立疾病还是临床症状?

法国Misery教授的观点:是一种临床症状

国际共识:是一种独立综合征(经过5轮讨论)

中山三院赖维教授观点:

①是皮肤症状,不是疾病;

②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一些皮肤病及亚临床表现的皮肤病变;

③特应性皮炎和玫瑰痤疮是潜在性病因;

敏感性皮肤是高反应性皮肤状态主要由化妆品行业提出和使用(护肤品可以用于修复敏感性皮肤,但不能治疗敏感性皮肤)。

丛林医生的观点:

同意赖维教授观点:敏感性皮肤是主观感觉到的不适症状

是一种高反应性、不耐受、皮肤不健康状态。

●敏感性皮肤的分类

原发性:约占30%;与遗传因素(易感基因)有关,先天皮肤角质层薄、皮肤屏障功能弱、面部易出现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何黎教授数据)。

继发性:约占70%;由于外用药物(果酸、维A酸、水杨酸、激素药膏)、不恰当的护肤(过度清洁、去角质、美白祛斑)、激光术后等引起。

继发性:包括皮肤病伴发的高敏感状态。

●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

日本:70%的女性

欧美:50%的女性,40%的男性

中国:在北、上、广进行的调查:36%的女性(2012)

最新调查:54.65%(2017)

①关于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多基于调查问卷,但每项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不同。多数把皮肤病继发的敏感性皮肤纳入在内,有些则排除在外。

②在女性人群中高达50%的发生率,其中有多少是原发性敏感性皮肤?有多少是继发的?国际上尚无这方面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③50%的发生率包括了皮肤病继发的敏感性增高。

④传统意义上的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并没有这么高。

●敏感性皮肤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①4%女性和9%男性敏感性皮肤的发生与摩擦皮肤(如洗衣服)有关。

②50%与清洁剂有关20%-30%与使用香精和卫生纸等有关。

③40%男性和66%女性敏感性皮肤的发生与精神刺激有关。

④尿失禁也可能与女性有关,比如58%尿失禁的中年女性,皮肤有中重度敏感性;而非尿失禁者,其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仅26%。

⑤气候与环境因素对皮肤敏感性的影响与种族和性别密切相关。与黑人相比,气候和空气污染更易导致亚洲人皮肤的敏感性增强,尤其是风和气温的突然变化。

皮肤结构与皮肤屏障

●表皮层的结构和功能

●真皮层的结构和功能

●皮肤屏障:

广义:包括物理屏障、微生物屏障、抗氧化屏障、神经屏障和免疫屏障。

狭义:通常指表皮,尤其是角质层的物理性或机械性屏障,又称为渗透性屏障。

皮肤的物理屏障(渗透性屏障)是最重要的皮肤屏障。

●皮肤屏障功能

皮脂膜的重要性:

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屏障具有屏障、保湿、调节炎症反应、防晒功能的作用

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机制

1、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角质层结构破坏,表皮细胞间脂质含量不平衡。

经表皮失水率(TEWL)↑,角质层含水量↓

2、皮肤感觉神经功能失调: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家族成员1(TRPV1)受体(又称辣椒素受体)被刺激物或温度变化激活,出现烧灼、刺痛及瘙痒症状。

3、血管反应性增高:TRPV1活化→血管反应性增高及血管扩张(潮红)

4、免疫及炎症反应:TRPV1活化→角质细胞、肥大细胞活化分泌炎性因子,导致红、肿、热、痛及瘙痒。

发病机制:

皮肤屏障受损是敏感性皮肤发生的关键环节:

敏感性皮肤的诊断

主要条件:

主观症状(皮肤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

问诊或患者自评问卷:(化妆品不耐受?情绪、睡眠?对冷热的反应?)

次要条件:

1、体征:皮肤出现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

2、半主观评估:乳酸刺激试验≥3分→皮肤敏感程度

3、无创性皮肤生理指标测试:经表皮失水率→皮肤屏障功能

VISIA红斑、毛细血管扩张

敏感性皮肤与玫瑰痤疮的鉴别诊断

①需要注意的是,玫瑰痤疮作为一种皮肤病常常会伴发皮肤敏感,使得作为独立综合征存在的敏感性皮肤与玫瑰痤疮较难鉴别。

②而玫瑰痤疮也需要配合使用医学护肤品,尤其是皮肤屏障修复剂。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