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治疗 > 高频超声在皮肤科的应用

高频超声在皮肤科的应用

2018-08-11 来源: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由于皮肤肿瘤在高频超声的二维图像上为低回声,高频超声很难为皮肤肿瘤做定性诊断,皮肤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仍然依靠皮肤病理,但高频超声可以在术前精确测量肿瘤大小,确定肿瘤边界,减少皮肤肿瘤术后再次切除概率。

由于其独特的分辨率,应用高频超声可清晰地看到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脂肪层、肌纤维层、血管和皮肤附属器。随着超声探头频率增加,其分辨率增加,但探测皮肤的深度越来越低。在获得的超声图像上,不仅可以得到皮肤各层结构,而且可以获得皮肤各层的厚度和密度值。同时超声新技术如弹性成像、3D成像和系统自动测量等的应用使皮肤病的诊断更准确。

有研究根据性别和年龄段分组,使用高频超声分别对16个部位皮肤厚度检测发现,男、女性上臂部皮肤最薄,后背上部皮肤最厚,男性的皮肤厚度一般大于女性,但是女性后背上部的皮肤在所有年龄组中大于男性。该研究与之前的一项高频超声检测皮肤厚度的研究结果比较,大腿前部和肩部的数据相似,其他部位的数据虽然不同但都很接近。两者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年龄分组方法不同。可见,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和身体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同,皮肤科医生和研究者可以应用这些数据诊断和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同时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对烧伤整形科皮肤移植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于皮肤肿瘤在高频超声的二维图像上为低回声,高频超声很难为皮肤肿瘤做定性诊断,皮肤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仍然依靠皮肤病理,但高频超声可以在术前精确测量肿瘤大小,确定肿瘤边界,减少皮肤肿瘤术后再次切除概率。对于系统性硬皮病,高频超声不仅可对硬皮病诊断、早期纤维化和病情变化评估提供客观指标,而且对硬皮病的治疗效果评价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于凹陷性瘢痕,高频超声可实时监测自体脂肪注射部位表皮和真皮厚度变化,较MRI更适合应用于自体脂肪注射后的效果评价。对于特应新皮炎,高频超声不仅可以动态监测皮肤形态学改变,还可显示药物对特应性皮炎的长期疗效。对于银屑病患者的关节损害,高频超声在早期诊断和病理变化监测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

高频超声属于无创性检查,可以监测正常皮肤及皮肤病中皮肤形态改变。采用高频超声对正常皮肤研究,可以为皮肤病诊断、治疗和皮肤移植提供客观依据;通过测量肿瘤的宽度和深度确定肿瘤边界,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在术前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可以监测自体脂肪注射和慢性皮肤病的疗效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