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医怎么治疗酒糟鼻
酒糟鼻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类痤疮,故又有玫瑰痤疮之名。酒糟鼻以鼻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脓疱、日久生有鼻赘为主要症状。
中医认为酒糟鼻与脾胃湿热有关,与经常饮酒,嗜辛辣油腻,冰冻等刺激性食物有关,与局部细菌感染,高温和寒冷刺激,导致肠胃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治疗酒糟鼻需外调内治
中医上来讲为肺胃有热、肝气郁结,肺热易上蕴于面,终致酒糟2鼻。故中医治疗酒糟鼻宜采用清肺胃之热、舒肝解郁、调节肝肾、调节内分泌、清肺热、祛游风、排毒素。
内服方:桑白皮12克,黄芩18克,白头翁20克,连翘10克,炙枇杷叶10克,野菊花10克,生地15克,知母10克,丹皮6克,赤芍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方:大黄、硫磺、杏仁、白果、密陀僧各10克。共研极细末,温开水调匀,睡前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2~3个疗程可愈。
也可以试试中医外治法,如刮痧,拔罐,点穴等。用刮痧板刮拭脾胃的脊柱对应区刮督脉和膀胱经,可以调理脾胃功能。而拔罐能将深层次的风寒、湿热、火毒、淤血以及代谢产物等毒垢吸拔出来。
特别强调:外用药治酒糟鼻要远离激素
近年来,有人治疗酒糟鼻采用绝招,其实只不过是往药里面加一些激素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刚用时效果的确很迅速,令人振奋,可用着用着,问题就出来了,皮肤怎么越治越差、越治越难看啊?这是因为激素类外用药有很多副作用,而面部皮肤对激素非常敏感,因而副作用出现得更多、更重!
主要副作用有:皮肤出黑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出现红血丝;皮下弹性纤维断裂、皮肤出现皱纹、皮肤弹性变差;皮肤早衰、并且停药后,痘痘也比治疗前反而加重了。
小编温馨提示酒糟鼻者饮食上宜清淡,经常喝鲜榨果蔬汁,有利于调理肠胃及全身营养。忌辛辣厚味,冰冻冷饮,油腻煎炸等垃圾食品。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凉血,祛湿。用于血燥湿热引起: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赤。
健客价: ¥16用于寻常痤疮,也可用于脂溢性皮炎及酒渣鼻、毛囊炎。
健客价: ¥13.8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3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