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肤瘙痒,5招教您制敌
“干、干、干,痒、痒、痒……”一到冬天,你的皮肤是否变得干燥?是否会发痒?你是否会为此而抓狂或狂抓?
近日,义乌苏溪镇的应爷爷双小腿出现明显瘙痒、干燥脱屑。
白天尚可耐受,一到晚间,全身似有蚂蚁在爬,无法忍受之下不断去搔抓。
渐渐地
造成皮肤发炎、流血
满目疮痍
进入冬季之后,像应爷爷这样的患者多不胜数,瘙痒症成了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中老年患者是高发人群。
冬季,人体的皮脂、水分分泌会逐渐减少,皮肤明显变得干燥,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水分大量减少,皮肤会显得更粗燥,他们的手脚四肢处经常会有干裂、发痒的情形,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破溃、发炎。这么一来,干燥就成了冬日里皮肤最大的“敌人”。
众所周知,皮肤分表皮、真皮以及皮下脂肪。表皮的最外层为角质层,具有吸水、屏障功能,正常的皮肤角质层通常含有10%-30%的水分,而当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低于10%时,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紧绷、粗糙及脱屑等。
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的原因有哪些?
1.气温下降——冷冽的寒冬下,人体皮脂和汗水的分泌都会急速减少,但由于空气太干了,使得皮肤的水份逐渐蒸发,皮肤的表面就变得更粗糙,抵抗力也会减弱。
2.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老化,其保湿作用及屏障功能逐渐减弱,天然保湿因子含量减少。
3.皮脂分泌不足——皮肤的表面是由皮脂膜形成,可帮助肌肤维持适当的水份。一旦皮脂的分泌减少,就无法满足制造皮脂膜的需要,皮肤就会变得干燥。
4.环境和化学因素——如洗衣粉、肥皂、洗洁精等洗涤剂及酒精等有机溶剂,以及长时间的空调环境等。
6.睡眠习惯——熬夜晚睡会使身体受到相当程度的伤害,血液循环也会变差,肌肤就会没有活力,容易产生干燥及粗糙的现象。
7.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皮肤病等也会引起皮肤干燥。
如何对抗“干燥”这个敌人?
制敌第一招:合理饮食
多喝水质好的温凉开水对于老年皮肤瘙痒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此外,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富含维生素和植物纤维,可以保持大便通畅、促进新陈代谢,是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的首选食物。
制敌第二招:洗澡不宜频繁
冬季洗澡有四忌:忌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
否则极容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更易发痒、皲裂。此外,洗澡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每次5-10分钟。洗后可擦些身体乳、橄榄油等,保持皮肤湿润。
制敌第三招:衣服的选择
贴身衣服的质地也会引发老年性皮肤瘙痒病,选择衣物时应尽量选取舒适、松软的棉质品或丝织品,不要穿化纤或毛类、羽绒类衣物,避免产生静电使皮肤水分减少、皮屑增多。
制敌第四招:生活要规律
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早睡早起,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过度劳累。
制敌第五招:室内使用空气加湿器
冬季在室内使用空气加湿器是有益的,不过切记加湿器需要定期清洗,否则容易滋生细菌,反倒对健康不利。
小提示:如果瘙痒剧烈时请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