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资讯 > 远离激素依赖性皮炎,杜绝激素脸

远离激素依赖性皮炎,杜绝激素脸

2017-07-05 来源:广州花城皮肤病专科门诊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皮损表现:①皮肤变薄、潮红伴毛细血管扩张;②痤疮样皮炎:粉刺、丘疹及脓疱、色素沉着;③皮肤老化:皮肤干燥、脱屑、粗糙、甚至萎缩、毳毛增粗变长。

  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逐渐增多,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本病具有多形态损害、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及身心健康。

  激素依赖性皮炎

  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一旦停用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再次使用糖皮质激素方能控制疾病,称为激素依赖性皮炎。

  发病原因

  ①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不能正确、合理地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外用糖皮质激素。

  ②适应证选择不当:对一些应慎用糖皮质激素的皮肤病,如痤疮、酒渣鼻、面部难辨认癣、黄褐斑等,长期使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

  ③用药部位选择不当:对不适宜选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及含氟的糖皮质激素的部位.如面部及婴幼儿皮肤也选用了该类糖皮质激素。

  ④外用时间过长:使用高效糖皮质激素时间>20d.低、中效糖皮质激素>2个月。

  ⑤将糖皮质激素当化妆品使用:将糖皮质激素掺进化妆品中,长期使用所谓”特效嫩肤、美白”化妆品后产生依赖。

  临床表现

  皮损表现:①皮肤变薄、潮红伴毛细血管扩张;②痤疮样皮炎:粉刺、丘疹及脓疱、色素沉着;③皮肤老化:皮肤干燥、脱屑、粗糙、甚至萎缩、毳毛增粗变长。

  自觉症状:自觉有灼热、瘙痒、疼痛及紧绷感。

  分型:根据皮损发生部位分为3型:①口周型:皮损主要分布于口周离唇3一5mm的区域。②面部中央型:皮损主要分布于双面颊、下眼睑、鼻部及额部,通常口唇周围皮肤正常。③弥散性:皮损分布于整个面部、额部和口周皮肤。

  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1.健康教育:由于本病易反复,常引起患者烦躁、焦虑、情绪悲观。因此,需在心理上减少患者的恐惧,增强治疗的信心。但由于疗程相对较长,患者需有配合医师治疗的思想准备,以利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和合作。

  2.日常护理: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易导致皮肤变薄,发生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皮肤对外界各种理化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每遇日晒、风吹、炎热及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加重。因此,应配合使用能恢复皮肤屏障功能的防敏、保湿医学护肤品,以降低皮肤敏感性。急性期可行冷喷、冷膜治疗,避免面部按摩。后期皮肤修复过程中可使用唤醒细胞自身修复能力的医学护肤品或面膜。

  3.饮食宜忌:饮食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西医治疗

  外用药物:值得一提的是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病程长,停药后反应剧烈者,常采用糖皮质激素递减法,直至停用。A.由强效制剂改用弱效制剂;B.由高浓度改为低浓度制剂;C.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延长使用间隔时间;对病程及用药时间较短,停药后反跳较轻者,可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另外可选用或配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可同时针对痤疮样皮炎及伴色素沉着对症治疗。

  系统治疗:根据病情行抗敏、抗炎、补充维生素等治疗。

  中医治疗

  近年来的临床报道显示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古籍中未见记载本病,当属药毒范畴,激素类药物药性属于辛燥、甘温之品,久用有助阳生热之弊:主要病机属风湿热毒蕴结肌肤,入里化热,日久耗伤阴血,肌肤失养,故见皮疹色红,肿胀脱屑,多数舌质红苔黄,脉数或弦滑有力等血热之证。

  中医治疗可根据皮损、自觉症状和舌苔、脉象进行辨证论治。主要以祛风清热、解毒凉血、润燥养血为原则,可采用内治,或内外兼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原发病治疗

  待激素依赖性皮炎症状消除后,应规范治疗原发的皮肤病,如痤疮、黄褐斑、脂溢性皮炎等。

  预防:

  避免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及滥用、误用含糖皮质激素相关化妆品、护肤品。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