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是治疗皮肤病主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因其简单、方便、起效快,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外用药包括溶液、酊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糊剂、硬膏、涂膜剂、凝胶、气雾剂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软膏。软膏怎样抹?这个问题好像不值得一提,但是,平时共工作中通过和患者交流,发现了很多问题。
有些人,这些年药膏白抹了。
有的人这样抹药膏:
有的抹上药膏,怕药膏会粘到衣服上,不多时间会用清水洗掉:
还有的人任性抹,一天根本停不下来,已经不计其数了。
更有不少人,舍不得抹,想起来才去抹。
显然,这些做法是不对的。那皮肤外用软膏该怎么抹?今天手把手教你。
其实,外用软膏的用法不外乎这三个方面,一是用量,二是用药次数和时间,三是具体使用细节。下面依次来看一下:
首先拿到一支药膏
打开药膏盖子,可以看到药盖上部凹陷处有一尖端
尖端对准管口,用力按下。
一般外用软膏的管径为5mm。
下面提一个和外用药用量相关的概念——指尖单位(FTU),一个指尖单位是指从标准包装软管(管径为5mm)挤到成人一个指尖的外用药的剂量。一个指尖是指从食指指尖到第一指间关节的长度。
这一指尖单位的药膏可以抹多少面积的皮肤呢?先看一下人体各部分占皮肤总面积比。
一个指尖单位大约有0.5g软膏,可以抹两个手掌大小的面积,也就是人体体表面剂的2%。
一般的常用的皮肤外用软膏规格有10g、15g、20g三种剂量,最常见的是15g包装。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看一下,大家一块帮小明算一下,一支药膏能用多长时间。小明患有皮肤病,皮损面积大约是身体总面积的4%(4个巴掌大小),医生给他开了一支包装15g的软膏,一天用两次。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用药次数和时间,皮肤科大部分外用软膏是一天两次,也就是说,当你不知道用药次数的时候,可以每天用两次。部分特殊的药物,每天一次,而且用药时间上也有明确要求。例如,维甲酸类外用药物,用药后要求避光,一般是晚上用一次;治疗白癜风、银屑病的外用药(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如果联合光疗,一般是先涂药,30分钟后光疗。
总的用药疗程,一般过敏性疾病大面积用药不宜超过4周,尤其是面部、阴囊等皮肤薄嫩部位,容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孕妇、儿童用药应更加谨慎,避免应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
最后是一些用药细节问题,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归纳如下:
①药膏涂到皮肤上,一定要轻轻的以画圈的方式把药膏揉到皮肤里面,直至皮肤上看不到残留的药膏为止。
②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的药膏,最好是在使用前先做一下试验,可以在耳后或皮损处少涂一点,如果没有灼热、红肿、刺痛、瘙痒加重等强刺激感觉,可以放心应用。如果有上述感觉,应立即洗掉,及时就医。
③用药前需不需要清洗皮肤,没有绝对要求,大部分可以直接涂抹。如果鳞屑较多,可以先清理鳞屑再涂药,有结痂的先清理痂皮再涂药,有利于药物吸收。
④如果是肥厚型的皮损,外用软膏后最好是封包一下,利于药物渗透。
⑤用什么涂药膏?很多人会用棉棒来涂,感觉这样比较卫生。其实,把手洗干净了直接涂就可以,因为大部分皮肤病,皮肤并没有破溃,不用担心皮肤会感染。
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虐,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健客价: ¥75消斑,燥湿,活血。用于皮肤疮癣,粉刺疙瘩,酒槽赤鼻,雀斑,汗斑,白癜风,湿毒脚气。
健客价: ¥49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虐,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健客价: ¥12清血解毒,消肿目痒。用于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温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健客价: ¥32用于小面积创伤、擦伤的贴敷。
健客价: ¥8适用于手术部位皮肤消毒,肌肉、静脉等皮肤穿刺前消毒,外科术前洗手消毒,外科换药消毒。
健客价: ¥5.5清血解毒,消肿目痒。用于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温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健客价: ¥15清血解毒,消肿目痒。用于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温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健客价: ¥15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 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齇,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健客价: ¥23用于小创伤,擦伤等患处。
健客价: ¥138用于小创伤,擦伤等患处。
健客价: ¥138用于小面积创伤、擦伤的贴敷。
健客价: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