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多发于体表,外用药物多直达病所,易于起效。皮肤病的外治疗法历史悠久。药水外敷是我科治疗面部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痤疮等皮肤病的常用方法。而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保证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关键。
使用前要了解的小知识:
①任何外用药物都不能保证对所有患者百分百安全不刺激,尤其是对于面部皮炎或皮肤敏感者。这类患者在外用药物或护肤品前更应谨慎小心。
②前3天先小面积试用(皮肤过敏反应一般于使用后72小时内出现),若局部有红、肿、热、痛、痒等不适症状,说明对所试用的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
③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清洗皮肤,同时可用冷开水或冰水外敷皮损处,每次持续15—30分钟,可反复多次,若未见明显好转,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外敷的方法:
①将面膜纸剪成小片(如2×2cm或直径2cm左右),或小块纱布(注:面膜纸多用于面部皮损,使用1层即可;纱布多用于躯干四肢皮损,以6-8层为宜),用药水将其浸湿,以不滴水为度,之后外敷于皮损处。
②每次15-30分钟(可事先将药水装于小喷雾瓶内,外敷过程中若觉湿度不够,可适量喷洒)。
③每日2-3次,敷后可用清水外洗,待水分尚未完全干燥前外用保湿护肤品或药膏。
④若外用3天后无任何不适,可逐渐扩大外用面积。
⑤剩余药水封口后放冰箱中冷藏待用,若药水变色或变质,则停用。